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2-08-14 导师主页
王伊龙 主任医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小血管病,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新策略,医工交叉转化
yilong528@aliyun.com

王伊龙,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BMJ、Lancet N、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多篇原创论著174篇,影响因子累计1600余分,获得发明专利8项(含一项国际专利)。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青年北京学者获得者。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1)重要学术论文:

 1.Wang Y, Li Z, Zhao X, Wang C, Wang X, Wang D, Liang L, Liu L, Wang C, Li H, Shen H, Bettger J, Pan Y, Jiang Y, Yang X, Zhang C, Han X, Meng X, Yang X, Kang H, Yuan W, Fonarow GC, Peterson ED, Schwamm LH, Xian Y, Wang Y*, Investigators GB-A. Effect of a Multifaceted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on Hospital Personnel Adherence to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320(3):245-254.

2.Wang Y#*, Chen W#, Lin Y, Meng X, Chen G, Wang Z, Wu J, Wang D, Li J, Cao Y, Xu Y, Zhang G, Li X, Pan Y, Li H, Zhao X, Liu L, Lin J, Dong K, Jing J, Johnston SC, Wang D, Wang Y*; PRINCE Protocol Steering Group. Ticagrelor plus aspirin versus clopidogrel plus aspirin for platelet 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open label, blinded endpoint,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 BMJ. 2019;365:l2211.

3.Pan Y#, Chen W#, Xu Y, Yi X, Han Y, Yang Q, Li X, Huang L, Johnston SC, Zhao X, Liu L, Zhang Q, Wang G, Wang Y*, Wang Y*.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Clopidogrel Efficac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17;135:21-33.

4.Ovbiagele B#, Wang J#, Johnston SC, Wang A, Wang D, Wang Y, Zhao X*, Wang Y*. Effect of Clopidogrel by Smoking Status on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Circulation. 2017 Jan 17;135(3):315-316.

5.Jing J, Meng X, Zhao X, Liu L, Wang A, Pan Y, Li H, Wang D, Johnston SC, Wang Y, Wang Y*.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 With Different Infarction Patterns: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CHAN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2018;75(6):711-719.

6.Yang M#, Wang A#, Li J, Zhao X, Liu L, Meng X, Jing J, Zhang N, Johnston SC, Wang Y*, Wang Y*. Lp-PLA2 and dual antiplatelet agents in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Neurology. 2020;94(2):e181-e189.

2)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1.《神经系统单基因病诊断学》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703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疑难病例分析》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02

    3.《神经病学》 副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10

    4.《血管神经病学》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503

    5.《神经内科常见病临床思路精解》 副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11

3)重要奖项

    1.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关键技术与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2109

    2.第七届“树兰医学奖”    202011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