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王伊龙
浏览量:823   转发量:81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所属专业: 神经病学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邮箱 : yilong528@aliyun.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伊龙,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BMJ、Lancet N、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多篇原创论著174篇,影响因子累计1600余分,获得发明专利8项(含一项国际专利)。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青年北京学者获得者。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小血管病,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新策略,医工交叉转化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单位支撑: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天坛医院高度重视脑小血管病课题组工作,为全力支持项目开展,医院建立首席科学家机制,为本团队配置了研究型病房及40张床,1000平米配套工作室。

团队建设:根据课题发展需求,团队下设研究工作室、平台建设和组织运行室,聘请领域专家、青年学者和博后分别在团队下设的各个工作室负责相应科研工作,研究生参与以上课题、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人才培养:注重青年学者的提升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青年学者9名,博后8名,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16名。



项目情况

在研课题:

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 5000万元

国自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50万元

青年北京学者  400万元

养血清脑丸改善小血管病的疗效研究 521万元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小血管病动物模型的有效性研究 187万元

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穿支动脉梗死  500万元

科技部资助颠覆性项目  500万元

既往承担课题:

第3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80万元

症状性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复发进展预测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  1600万元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他汀药物治疗研究  270万元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团队  200万元

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氯吡格雷抵抗的抗血小板策略研究  6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0万元

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研究  937万元



研究成果

1)重要学术论文:

 1.Wang Y, Li Z, Zhao X, Wang C, Wang X, Wang D, Liang L, Liu L, Wang C, Li H, Shen H, Bettger J, Pan Y, Jiang Y, Yang X, Zhang C, Han X, Meng X, Yang X, Kang H, Yuan W, Fonarow GC, Peterson ED, Schwamm LH, Xian Y, Wang Y*, Investigators GB-A. Effect of a Multifaceted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on Hospital Personnel Adherence to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320(3):245-254.

2.Wang Y#*, Chen W#, Lin Y, Meng X, Chen G, Wang Z, Wu J, Wang D, Li J, Cao Y, Xu Y, Zhang G, Li X, Pan Y, Li H, Zhao X, Liu L, Lin J, Dong K, Jing J, Johnston SC, Wang D, Wang Y*; PRINCE Protocol Steering Group. Ticagrelor plus aspirin versus clopidogrel plus aspirin for platelet 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open label, blinded endpoint,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 BMJ. 2019;365:l2211.

3.Pan Y#, Chen W#, Xu Y, Yi X, Han Y, Yang Q, Li X, Huang L, Johnston SC, Zhao X, Liu L, Zhang Q, Wang G, Wang Y*, Wang Y*.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Clopidogrel Efficac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17;135:21-33.

4.Ovbiagele B#, Wang J#, Johnston SC, Wang A, Wang D, Wang Y, Zhao X*, Wang Y*. Effect of Clopidogrel by Smoking Status on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Circulation. 2017 Jan 17;135(3):315-316.

5.Jing J, Meng X, Zhao X, Liu L, Wang A, Pan Y, Li H, Wang D, Johnston SC, Wang Y, Wang Y*.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 With Different Infarction Patterns: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CHAN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2018;75(6):711-719.

6.Yang M#, Wang A#, Li J, Zhao X, Liu L, Meng X, Jing J, Zhang N, Johnston SC, Wang Y*, Wang Y*. Lp-PLA2 and dual antiplatelet agents in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Neurology. 2020;94(2):e181-e189.

2)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1.《神经系统单基因病诊断学》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703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疑难病例分析》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02

    3.《神经病学》 副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10

    4.《血管神经病学》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503

    5.《神经内科常见病临床思路精解》 副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11

3)重要奖项

    1.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关键技术与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2109

    2.第七届“树兰医学奖”    202011


学生信息
专业学位硕士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