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郑君芳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6 导师主页
郑君芳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肿瘤进展机制及肿瘤标志物鉴定
zhengjf@ccmu.edu.cn

郑君芳,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维也纳医科大学访问学者(导师为英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为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美国肿瘤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  

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 Oncogene, 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eBioMedicine, Cancer Science, BBA-Molecular Cell Research等杂志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0余篇,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其他市局级项目20余项。                                                                                                                          

实验室致力于1. 阐明肾癌/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治疗靶标:通过高通量筛选结合后期功能验证,发现了表达量或酰化水平有明显差异、影响肾癌关键信号通路、并可作为肾癌治疗靶标的分子。改变这些分子的表达和酰化水平有望解决肾癌原有靶向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大、病人生活质量差的问题。2. 鉴定新分子预后标志物,判断病人的预后,进行精准和个体化治疗:建立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筛选肿瘤预后标志物的新方法,发现了预测肾癌病人,特别是早期肾癌病人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可为肾癌病人的精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避免过度或无效治疗。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国家级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2172923),YTHDC1乳酸化修饰通过调节SP4信使RNA前体剪接促进肾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2022.01-2025.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974415),CAP70影响三阴乳腺癌对EGFR靶向药物耐受的机制研究,2020.01-2023.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672521),LncRNA-PENG作为ceRNA调控CAP70表达在肾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7.1-2020.12,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372739),CAP70经调节PTEN磷酸化影响肾癌恶性表型的研究,2014.1-2017.12,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 30900247),EBP50与PTEN在EGF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2010.1-2012.12,主持

北京市课题

1.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合作课题(No: 20230484483),IDH2乙酰化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与合成研究,2023.10-2025.10,主持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7192021),CLAMP影响三阴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2019.1-2021.12,主持

3.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No: CIT&TCD201304187),细胞周期变化和互作蛋白对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2013.1-2015.12,主持

4.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No: KM201110025002),EBP50影响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研究,2011.01-2013.12,主持

5.     2010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No: 2010D005018000012),EBP50影响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2010.07-2012.12,主持

6.     2008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B类(No: 2008B58),EBP50蛋白对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2009.2-2012.12,主持

7.     2007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No: 20071D0501800253),EBP50表达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研究,2008.1-2009.12,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Zhang LX#, Zhang HN#, Tang YG#, Dai CY, Zheng JF*. SRSF3 suppresses RCC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via regulating SP4 alternative splicing. 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Res. 2024;1871(8):119841. 

2. Dai CY#, Cao JF#, Tang YG, Jiang YX, Luo CH*, ZhengJF*. YTHDF3 phase separation regulates ccRCC development via HSPA13-dependent immune evasion. Cancer Science. 2024;115(8):2588-2601. 

3. Ma YZ#, Fang ZY#, Zhang HN#, Qi YJ, Mao YK, Zheng JF*, PDZK1 suppresses TNBC development and sensitizes TNBC cells to erlotinib via the EGFR pathway. Cell Death Dis. 2024;15(3):199.

4. Yang HH#, Zhang HN#, Zhang LX, Tusuphan P, Zheng JF*. ARHGAP11A Is a Novel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Biomarker Correl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Int J Mol Sci. 2023;24(9):7755.

5. Wang L#,Fang ZY#, Gao PX#, Zheng JF*. GLUD1 suppresses renal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via inhibiting PI3K/Akt/mTOR pathway. Front Oncol. 2022;12:975517.

6. Fang ZY#, Sun Q#, Yang HH, Zheng JF*. SDHB Suppresses the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ccRCC by Inhibiting Glycolysis. Front Oncol. 2021;11:639408.

7. Qi YJ#, Ma YZ#, Peng ZQ, Wang L, Li LX, Tang YL, He JQ, Zheng JF*. Long noncoding RNA PENG upregulates PDZK1 expression by sponging miR-15b to suppress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ell proliferation. Oncogene. 2020;39(22):4404-4420.

8. Wang L#, Qi YJ #, Wang X#, LiLX, Ma YZ, Zheng JF*. ECHS1 suppresses renal cell carcinoma development through inhibiting mTOR signaling activation.Biomed Pharmacother. 2020;123:109750.

9. Ma YZ#, Qi YJ#, Wang L, Zheng ZX, Zhang Y, Zheng JF*. SIRT5-mediated SDHA desuccinylation promotes clear cell renalcell carcinoma tumorigenesis. Free Radic Biol Med. 2019;134:458-467.

10. Qi Y#, Wang L#, Wang K#, Peng Z, Ma Y, ZhengZ, Shang D, Xu W, Zheng JF*.New mechanistic insights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from integrated miRNA and m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studies. Biomed Pharmacother.2019;111:821-834.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