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魏玲玲
浏览量:706   转发量:53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所属专业: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 内科学
  • 邮箱 : linglingwei00@foxmail.com
  • 工作电话 : 010-69548057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

糖尿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免疫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 委员

研究方向集中在胰岛功能,胰岛移植及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法及机理研究,以及干细胞移植和移植免疫相关机制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京津冀基础研究课题1项,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基金2项,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卫健委课题1项。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项目,近年来发表SCI、MEDLINE和核心期刊论文共50余篇,参编专著1本,参与申请并获批专利4项。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胰岛功能与细胞治疗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是京东地区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医疗中心。同时是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成员单位和省级中心,牵头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医联体(潞河内分泌中心+21家社区)糖尿病标准化管理中心,并且成为负责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卫健委三高共管的主体单位,目前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12000余人,成为全国20家省级管理中心和示范基地之一。于2018年成为首家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蓝色县域”交流基地。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年门诊量20万人次,开放床位75张,内分泌专业分设糖尿病、糖尿病足、甲状腺、肾上腺、垂体与生长发育、肥胖、代谢性骨病、血糖监测等十多个亚专科门诊。年出院患者2000余人次,涉及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疾病,骨质疏松,甲状旁腺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及少见病。内分泌临床检验室拥有快速检验窗口、内分泌激素检验室、质谱室、流式细胞室等五个实验室。检验项目涵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实验室检查,甲状腺相关疾病、性腺相关疾病、肾上腺相关疾病、垂体相关疾病的激素类及抗体类指标,骨代谢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筛查,能够开展所有内分泌相关功能实验的检查。同时独立开展了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和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等内分泌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具备了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所有病种的综合诊疗能力,掌握疑难危重内分泌疾病的救治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

        科研平台方面, 本中心在2012年成立了内分泌基础实验室,目前是糖尿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实验室面积760平方米,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细胞生物学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和实验动物平台。本培养点的优势在于具备丰富的临床资源,且能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有利于开展连续性的深入研究,也利于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方向集中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以及脂代谢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71篇、核心期刊论文61篇,共132篇,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SCI论文15篇。立项课题151项,包括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21项、校局级课题12项、通州区级课题61项和院级课题47项,总获批科研经费2408.18万元。共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其中成功转化一项专利。多次参加美国糖尿病年会(ADA)、欧洲糖尿病年会(EASD)等国际会议交流,并受邀做大会口头发言和壁报交流等。每年参加国内内分泌和糖尿病相关会议交流。获得人才项目包括:北京市科技新星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项,首都医科大学自然科学技术奖2项,通州区高层人才发展支持计划7项。本培养点共获批科研课题经费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内分泌专业组,累计承接临床试验55项,2022年立项14项,合同金额达到3000万余元。同时,我中心有多项与协和、北医、北理工、清华及多家医院的合作课题正在开展之中。

        本中心为内分泌与代谢病培养点,拥有教学科研型教授、博导1名,教学型教授1名,教学科研型副教授、硕导6名,讲师8名。正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人,副高及副研究员9人,主治及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6人。本培养点学历构成: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博士比例89%、硕士比例11%。已经完整培养4届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硕士毕业生1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本培养点学科带头人赵冬教授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学系副主任。本培养点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桥梁课程《临床通用技能训练》的授课工作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开设的研究生科研培训系列课程。在研究生科研培训系列课程中融入了“思政”相关的课程教学,包括科研诚信与原始数据的重要性、实验记录书写的要求与规范、临床医生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此外本培养点还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的内分泌理论和实习带教工作,承担部分首都医科大学专业英语的授课工作。本培养点承担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领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8个,开展内分泌疾病规范化培训班11期。参编内分泌与代谢病相关指南4项,发表教学论文5篇,获教学课题21项。

项目情况

1. 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2JCZXJC00110,GLP-1共组装多脑水凝胶提高胰岛移植疗效的研究,2022.10-2025.10,20万元,在研,主持

2. 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项目编号:PYZ22178,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的microRNA改善胰岛移植物存活的作用及机制,5万元,在研,主持

3. 北京市通州区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miR-23a-3p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胰岛移植物功能和存活中的作用及机制,KJ2022CX023,10万元,结题,主持

4. 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项目编号:PYZ1908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保护胰岛细胞抗缺氧损伤的机制研究,5万元,结题,主持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 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2JCZXJC00110,GLP-1共组装多脑水凝胶提高胰岛移植疗效的研究,2022.10-2025.10,20万元,在研,主持

2. 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项目编号:PYZ22178,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的microRNA改善胰岛移植物存活的作用及机制,5万元,在研,主持

3. 北京市通州区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miR-23a-3p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胰岛移植物功能和存活中的作用及机制,KJ2022CX023,10万元,结题,主持

4. 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项目编号:PYZ1908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保护胰岛细胞抗缺氧损伤的机制研究,5万元,结题,主持


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论著: 

1. Wei L, Xu Y, Zhang L, Yang L, Zhao RC, Zhao 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Effects on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8 and 9 in the Wound Tissue of Diabetic Rats. Stem Cells Dev. 2023;32(1-2):25-31.

2. Wei L.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Human Pancreatic Islets. Methods Mol Biol. 2023;2592:219-232.

3. Wei L, Zhang L, Yang L, Wang X, Zhao C, Zhao D. Protective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Isolated Islets Survival and Against Hypoxia Associated With the HIF-1α/PFKFB3 Pathway. Cell Transplant. 2022;31:9636897211073127. 

4. Wei L, Liu Y, Zhang L, Feng T, Lai C, Yang L, Huang X, Deng S, Zhao D. Transplant Islets Into the Pinna of the Ear: A Mouse Islet Transplant Model. Transplant Proc. 2021;53(1):450-456. 

5. Huang X, Li C, Zhu B, Wang H, Luo X, Wei L*. Co-cultured hBMSCs and HUVECs on human bio-derived bone scaffold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long-term ex vivo culture of HSC/HPCs. J Biomed Mater Res A. 2016, 104(5):1221-1230.

6. He S, Wang D, Wei L*. Practical and critical instruction for nonhuman primate diabetic models. Transplant Proc. 2013, 45(5):1856-1865. 

7. Wei L, Lu Y, He S, Jin X, Zeng L, Zhang S, Chen Y, Tian B, Mai G, Yang G, Zhang J, Wang L, Li H, Markmann JF, Cheng J, Deng S. Induction of diabetes with signs of autoimmunity in primates by the injection of multiple-low-dose streptozotoci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1, 26;412(2):373-8.

8. Wei LL, Gao K, Liu PQ, Lu XF, Li SF, Cheng JQ, Li YP, Lu YR.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Chinese Guizhou mini-pig by h-TERT gene transfection. Transplant Proc. 2008, 40:547-550.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