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蒋晨曦,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学组秘书,PACE编委。
主要工作方向为心律失常诊治。作为安贞心律失常团队核心术者完成心律失常导管消融8000余例,协助全国数十家省级和地市级医院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工作,为国内青年术者中操作经验最丰富、完成质量最高者之一。做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参编学术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房颤线性消融、复杂房速和室上速、疑难部位室速等方面基于导管消融临床经验完成的创新和发现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于Heart Rhythm,JCE,PACE等国际心律失常领域主要专业期刊。
学习经历:
1999.8-2004.7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 本科
2004.8-2007.7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硕士
2007.8-2010.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博士
工作经历:
2010.7至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所在的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为我国心律失常领域领先团队,蒋晨曦为其核心成员。该团队多年来为我国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医疗与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实施我国第一例房颤导管消融术,20余年来完成房颤导管消融数量为国际最大,质量居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近年来在复杂室速、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无X射线导管消融以及新型消融能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和进展,将房颤、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提高到新的水平。
MR兼容ICD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专项经费340万元,匹配经费1000万元,主持,在研)
基于不可逆电穿孔原理的心房颤动消融平台及消融电极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200万元,参与,在研)
基于不同电场强度的电穿孔消融对希氏束及其周围心肌的差异化损伤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5万元,参与,在研)
MR兼容ICD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专项经费340万元,匹配经费1000万元,主持,在研)
基于不可逆电穿孔原理的心房颤动消融平台及消融电极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200万元,参与,在研)
基于不同电场强度的电穿孔消融对希氏束及其周围心肌的差异化损伤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5万元,参与,在研)
1.调节束不同部位以及与前组乳头肌室速之间的心电图区别和起搏标测特征(Jiang CX, Long DY, Li MM, et al. Evidence of two conduction exits of moderator band: Findings from activation and pace mapping study. Heart Rhythm, 2020, 17:1856-1863)
2.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合并肺动脉流出道房速的电生理研究(Jiang CX, Long DY, Du X, et al. Atrial tachycardia eliminated at the ventricular side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Eletrophysiological findings and anatomical concerns. Heart Rhythm, 2020, 17:1337-1345)
3.嵴部心外膜传导相关二尖瓣峡部线假性阻滞现象并验证其与Marshall静脉相关(Jiang CX, Dong JZ, Du X, et al. Ridge-related reentry despite apparent bidirectional mitral isthmus block. Heart Rhythm, 2016; 13: 1845-1851;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发明专利,CN200510087915.5,已授权)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