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毕业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医学博士学位;本科和硕士分别就读于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位研究生(MPH)导师。2022年入选北京市首批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
长期致力于辐射监测与职业病危害评价、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放射卫生标准研制和相关科研、教学工作。负责开展了国内首个质子治疗项目的防护设计和辐射风险评价,主持了螺旋断层治疗装置、赛博刀、Halcyon、术中放疗加速器以及多模式一体化放疗系统等各种新型设备防护性能与质量控制研究工作;开展各类辐射源项健康风险评估、人员受照剂量监测以及环境样品放射性核素分析等研究工作。主持开展了大型辐射源放射防护与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研究项目120余项,作为第一起草人和主要起草人制定专业技术标准20余个,作为副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编辑出版专著7部,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和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各1次;发表论文90余篇,获优秀论文奖9篇;曾被评为优秀审稿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科研基地优秀带教教师、北京市疾控系统先进个人及北京市技协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现为《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和《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编委、《首都公共卫生》《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和《医疗装备》审稿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项目评审专家。
社会兼职:第七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放射卫生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卫生健康团体标准专业编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放射治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放射防护器材与防护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辐射防护与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编委会放射卫生编委会委员;北京市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北京市职业卫生放射卫生评审专家;国家放射卫生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智库专家。
团队现有21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博士5人、硕士9人,本科5人,专科2人,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团队立足于放射卫生防护技术平台,是一个拥有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队伍。拥有近2000m2的工作场所,配置有400余台放射防护监测仪器设备,其中大型仪器设备40余台,应急监测与防护设备20余台,实验室主要装备有高纯锗γ谱仪、液体闪烁分析仪、α能谱仪、6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多道探测分析仪、热释光剂量仪、光致发光剂量仪和血细胞分析仪,并设有核素分析、放射生物、放射化学、辐射剂量测定与刻度等多类型实验室;装备有现场检测用X射线输出评价系统、PTW UNIDOS和PTW webline辐射剂量仪以及其他各种用于辐射源设备与场所检测的先进仪器设备。团队拥有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放射性核素粒子台站实验室和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台站实验室,并于2017年通过了国际认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两个重点实验室常年保持全天候运转(每天24小时连续采样,24小时连续测量),实时监测全球核试验和核事故造成的大气放射性污染,监测北京周边地区的核安全,对维护首都政治和社会环境的稳定以及人民的健康与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团队科研业务工作内容和模式不断扩展和更新,当前主要涉及到六方面:医用辐射网点监测和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哨点监测;放射职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北京市空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辐射本底监测与食品辐射风险监测;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北京放射性粒子核素监测和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标准研制和有关科研工作等。其中在放射职业人员外照射个人监测方面,本团队在传统TLD个人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OSL全自动个人监测系统,更新并充实了TLD仪器设备,建立了TLD个人剂量计条码扫读系统和“TLPs个人剂量数据处理系统”,极大降低了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处理的差错率;在标准研制方面,团队近20余年起草和参与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地方放射卫生标准30余部,是国内本领域标准研制成果最多的省级机构之一。
团队成立至今,先后在核试验监测和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食品海产品放射性分析、医用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工业探伤等非医用辐射监测、氡及其子体监测、医疗照射、职业照射和放射防护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获得了各类科技成果奖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在研主要项目:
(1)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医用辐射危害因素监测及人员意外受照应急响应机制的研究(学科带头人-01-20),202204-202504;
(2)首发专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与健康风险研究(首发2024-2G-30119),202401-202612;
(3)2023年公共卫生领域卫生健康标准化前期研究项目,托幼机构室内氡的防控要求(BZ2023-Q019),202310-202412;
(4)2024年标准评估项目,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202410-202512。
已完成项目:
(1)2022年度公共卫生领域卫生健康标准评估项目:GBZ/T 201.3-2014《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3部分: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2022-jk-fs-003);
(2)预防医学公益应用课题:Halcyon 和 SRT-100 系列放射治疗设备性能测试与辐射安全评价(2019-BJYJ-09);
(3)预防医学公益应用课题:雾霾颗粒物放射性核素监测与人群暴露评估(2016-BJYJ-18);
(4)预防医学公益应用课题: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放射防护与安全评价研究(20140803);
(5)预防医学公益应用课题:放射诊疗防护标准及设备性能指标的应用研究(2014-BJYJ-07);
(6)预防医学公益应用课题:移动式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辐射场剂量分布与危险评价;
(7)奥运科技基金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放射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050195);
(8)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热释光材料在γ、电子、中子、离子环境影响的研究;
(9)市科委项目,海产品中放射性元素的检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Z211100007021010);
(10)首发专项,主动式个人剂量计(APD)监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技术及应用研究(首发2022-2G-3019);
(11)国家疾控项目,托幼机构室内氡探测研究(2023-jk-fs-001)。
重要论文:
1. 马永忠,冯泽臣,白斌,胡传朋,杜翔,雷苏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01.3—2014)技术指标理解与应用状况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24,40(11):1441-1452. 核心期刊
2. M Yao, K Ding, X Tang, Y Wu, Y Song, S Liu, B Bai, L Zhang*, Y Ma*.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of Indoor Radon Concentrations of 37 Kindergartens — Beijing Municipality, China, 2023. China CDC Weekly,2024,6(13):272-276.SCI(IF=4.700)
3. 廖鑫,苏立楠,马永忠*.北京市105台CT性能质量控制检测与分析.中国医疗设备,2024,39(5):37-40,98.核心期刊
4. 白斌, 孟庆华, 王欢, 王宏芳, 孔玉侠, 冯泽臣, 俞君, 孙亚茹, 朱维杰, 马永忠*.北京市环境空气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首都公共卫生, 2024,18(3):159-162.核心期刊
5. 孙亚茹,范富有,王欢,姚美男,白斌,马永忠*.不同基质241Am 标准物质粉末对水中 总 α 放射性测量的影响.中国辐射卫生. 2024,33(3):278-282. 核心期刊
6. 王策, 周凤云, 轩艳姣, 王文海, 姚麟, 施政, 马永忠*, 程晓光*.患者双下肢 X 射线一次性曝光中性腺受照剂量测量与分析.CT 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24,33(5):627-632.核心期刊
7. 张朝,刘小丽,马永忠*.模拟定位机房改建成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的防护设计及效果分析.职业与健康. 2024,40(10):1324-1328. 核心期刊
8. 张国海,章斌,张贵英,马永忠*.18MV加速器调试机房防护门的屏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辐射卫生. 2024,33(3):312-317. 核心期刊
9. 姚盛英, 苏琦, 田梅丽, 高志军, 马永忠*.北京市西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及应用频率现状调查.首都公共卫生, 2024,18(4):217-220.核心期刊
10. M Yao, Z Feng, B Bai, Z Xuan*, Y Ma*.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n distribution of radiation field dose inside the treatment room of TaiChi Pro multimodal integrated digital radiotherapy system. Radiation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2023, 4:236-243.
11. 田青香,马永忠*,白斌. 2016—2022年北京市部分工业探伤从业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36(6):562-563. 核心期刊
12. 杜翔,胡传朋,王进,马永忠*,徐小三,杨春勇,冯泽臣,李海亮,王建礼,翟贺争.《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 3 部分:γ 射线源放射治 疗机房》(GBZ/T 201.3—2014)跟踪评估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相关人员. 中国辐射卫生. 2023,32(5):489-494. 核心期刊
13. 冯泽臣,翟自坡,徐小三,李海亮,徐辉,崔力萌,翟贺争,王宏芳,白斌,马永忠*.《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 2 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机房》(GBZ/T 201.2—2011)标准评估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相关人员. 中国辐射卫生. 2023,32(5):484-488. 核心期刊
14. 王欢,孟庆华,孙亚茹,白斌,孔玉侠,马永忠*. 2014-2021年参加全国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能力考核结果分析. 中国辐射卫生. 2023,32(4):444-449. 核心期刊
15. 王宏芳,冯泽臣,王欢,白斌,翟曙光,马永忠*. 某60Co辐照装置辐射防护状况调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3,43(3):204-208. 核心期刊
16. 冯洪杰,姚美男,袁明,姜雪松,崔力萌,马永忠*. 北京市大兴区辐射源分布及卫生应急资源现状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23,39(12):1695-1699. 核心期刊
17. 贾陈志,胡传朋,程晓军,马永忠*,杜翔,冯泽臣,翟自坡,李炜,张震. 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规范认知与应用情况调查. 中国职业医学. 2023,50(1):94-98.核心期刊
18. 廖鑫,马永忠*. 核医学场所平面布局设计及效果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3,39(11):1464-1468. 核心期刊
19. 孔玉侠,姚美男,冯泽臣,马永忠*,白斌. 放射源倒装场所辐射场剂量分布的实验研究. 职业与健康. 2023,39(16):2167-2172. 核心期刊
20. 李宝欣,李亚京,于磊,朱会兰,马永忠*. 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资源与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2,42(7):531-537. 核心期刊
21. 田青香,马永忠*,白斌,冯泽臣. 2016-2019年北京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异常剂量分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1,34(5):459-460. 核心期刊
22. 赵英威,轩艳姣,王文海,顾金凯,程晓光,马永忠*. X射线骨密度扫描患者受照剂量测试结果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21,37(18):2487-2490. 核心期刊
23. 王欢, 孟庆华, 马永忠*, 娄云, 白斌, 朱维杰, 孔玉侠, 王宏芳, 张泓, 冯泽臣, 翟曙光, 俞君.2017-2020 年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中7Be和210Pb 放射性活度浓度监测与分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41(9):690-694. 核心期刊
24. L Cui,Z Wu,P Han,Yasuyuki Taira,H Wang,Q Meng,Z Feng,S Zhai,J Yu,W Zhu,Y Kong,H Wang,H Zhang,B Bai,Y Lou,Y Ma*.Chemical content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36 heavy metal analysi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aerosol of Beij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27:7005-7014. SCI(IF=5.800)
25. 孟庆华, 马永忠*, 王欢, 孔玉侠, 娄云, 白斌. 2017-2018年北京地区土壤的放射性水平监测与分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40(9):702-706. 核心期刊
26. 田青香,马永忠*,白斌,冯泽臣. 2018年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情况分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0,33(5):433-434. 核心期刊
27. 孔玉侠,崔力萌,王欢,孟庆华,马永忠*.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总 α、总 β放射性测量与分析. 中国辐射卫生. 2019,28(5):513-516. 核心期刊
28. 王宏芳,娄云,冯泽臣,白斌,孟庆华,翟曙光,张泓,王欢,孔玉侠,马永忠*. 北京市环境空气放射性水平的测量与分析. 中国辐射卫生. 2019,28(6):665-667. 核心期刊
29. 崔力萌,高村升,马永忠*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七年后环境放射性水平 与公众健康情况的现状及启示.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39(8):619-623. 核心期刊
30. 曲海涛,马永忠* .头部 γ 射线立体定向治疗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与辐射安全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19,35(19):2601-2606. 核心期刊
31. 孟朝华,张立芹,张勇,马永忠*. 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状况调查与分析.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36(1):18-22. 核心期刊
32. 李凤霜,张朝,李夏,马永忠*. 后装 γ 源近距离治疗室内辐射场剂量水平及分布. 职业与健康. 2018,34(5):2113-2117. 核心期刊
33. 王欢,孙亚茹,孔玉侠,崔力萌,马永忠*. 2011-2017年北京市地表水与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水平调查. 中国辐射卫生. 2018,27(5):492-495. 核心期刊
34. H Wang, Q Meng, Y Ma, Y Lou, B Bai* , W Zhu, Y Kong, H Wang, Z Feng, S Zhai, J Yu.Temporal variations of 7Be and 210Pb activity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ic aerosols during 2018-2019 in Beijing, China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2023,262,107162. SCI(IF-2.300)
35. L Cui*, Q Tian, Z Feng,Y Ma. What happened when medical staff in Beijing, China wore over-apron dosemeters?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2023, 1–5.
36. Ma Y*, Yang B, Feng Z, Wang H, Wan L. Study on dosimetric and radiation safety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helical tomotherapy unit.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5,35(1):62-68.
37. B Jiang, Z Liu, W Sun, X Sun, F Li, Y Ma, T Sun*. Numerical design of polycapillary X-ray optics as both a focusing X-ray lens and a vacuum window. Vacuum,2015,121:1-4.
38. W Sun, Z Liu, T Sun*, S Peng, Y Ma, F Li, X Sun, X Ding.Measurement of grain size of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 with confocal energy dispersive micro-X-ray diffra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polycapillary X-ray optics.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2014, 764:1–6.
39. T Sun*, H Liu, Z Liu, S Peng, Y Ma, W Sun, P Luo, X Ding. Application of confocal technology based on polycapillary X-ray optics in 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on scanning analysis.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2014, 323:25–29.
40. T Sun*, Z Liu, G Wang, Y Ma, S Peng, W Sun, F Li, X Sun, X Ding. Application of confocal X-ray fluorescence micro-spectroscopy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paint layers.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4,94:109-112.
41. S Peng, Z Liu, T Sun*, G Wang, Y Ma, X Ding. In-situ and elementally resolved determination of the thickness uniformity of multi-ply films by confocal micro XRF.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4,90:84-88.
42. W Sun, Z Liu, T Sun*, S Peng, Y Ma, X Ding. Numerical design of in-line X-ray phase-contrast imaging based on ellipsoidal single-bounce monocapillary.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2014,746:33-38.
43. S Peng, Z Liu, T Sun*, Y Ma, X Ding . Spatially Resolved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Ion Distribution Near the Surface of Electrode in a Steady-State Diffusion in an Electrolytic Tank with Confocal Micro Xray Fluorescence. Anal. Chem. 2014, 86: 362−366.
44. T Sun*, S Peng, Z Liu, W Sun, Y Ma, X Ding . Performance of polycapillary X-ray optics for confocal energy-dispersive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J. Appl. Cryst. 2013, 46: 1880–1883.
45. S Peng, Z Liu, T Sun*, Y Ma, W Sun, W Zhao, J He, G Zhao, X Ding. Adjustment of confocal configuration for capillary X-ray optics with a liquid secondary target.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2013,729:565–568.
46. H Liu, Z Liu, T Sun*, S Peng, Y Ma, W Sun, Y Li, X Lin, W Zhao, G Zhao, P Luo, Q Pan, X Ding.Performances for confoc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polycapillary slightly focusing X-ray optics.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2013,723:1–4.
47. Y Lou, L Wan, Y Ma#*, H Li, Q Meng, Y Kong, W Zhu, D Wu, L Cui. Survey on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in Beijing following the Japanes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J. Radiol. Prot. 2013,33 :661–668 .
主要标准:
(1)GBZ/T 201.2-201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
(2)GBZ 131-2017《医用X射线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3)WS 531-2017《螺旋断层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4)T/WSJD 52-2024《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及质量控制通用要求》。
主要专著:
(1)《中国放射卫生培训教材》(副主编,重庆出版社);
(2)《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编委,科学出版社);
(3)《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编委,中国人口出版社);
(4)《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实用政策总览》(编委,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5)《公共卫生领域标准化范例荟萃 放射卫生分册》(编委,中国标准出版社);
(6)《放射卫生标准实用指南》(编委,中国标准出版社);
(7)《中华职业卫生大辞典》(常务编委,重庆出版社)。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