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卢红艳,女,汉族。主要从事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宣传教育、监测检测、干预、治疗管理以及人员培训工作;开展调查、以疫情分析及防控效果评估;承担本市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工作职责,开展性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技术能力评估、质量控制、考评及培训;开展性病、艾滋病、丙肝相关检验检测工作。曾开展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HIV 毒株遗传多样性及其传播特征研究” 、“北京市艾滋病核心防治策略研究及效果评估”等科研项目。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全国艾滋病防治先进个人、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1.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2008ZX10001-003)
2.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新发感染监测及预警实验室方法及重点人群新发感染率研究、病例报告新发感染构成比研究”(2012ZX10001001-003- 002)
3.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技术研究”课题(2012ZX10001-007)
4. 男男性行为人群降低HIV感染的集成性预防研究(MP3项目)
5.北京地区 HIV 毒株遗传多样性及其传播特征研究
6.北京市艾滋病核心防治策略研究及效果评估
一、主要论文:
1.Awareness and use of nonoccupational HIV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wareness among MSM in Beijing, China,PLOS ONE,2021.
2.Characterization of subtypes and 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 strains of HIV among Beijing residents between 2001-2016,PLOS ONE,2019.
3.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HIV-1 Second-Generation Recombinant Form (CRF01_AE/07_BC)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Beijing, China,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2019.
4.Transmitted HIV drug resistanc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 infection: 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AIDS,2019.
5.Trends of HIV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Beijing,China: Nine consecu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2008-2016,PLOS ONE,2018.
6.Low Rates of 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s AmongTreatment-Naive HIV-1-infected Students in Beijing, China,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2018.
7.Feasibility of an internet-based HIV testing service:anonymous urine collection from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AIDS Care,2018.
8.Increased synthetic drug abuse and trends in HIV and syphilis prevalence among female drug users from 2010–2014 from Beijing,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AIDS,2017.
9.A Unique Second-Generation Recombinant Form of HIV-1 Identified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Population in Beijing, China,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2017.
10.Incidence of HIV and syphilis among MSM in Beijing: an open cohort study,PLOS ONE,2015.
11.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12.北京市31家综合医院梅毒病例报告科室分布,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
13.2015—2018年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
14.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女性生殖道CT感染流行趋势分析,中国妇幼健康,2021.
15.2011—2019年北京市HIV抗体检测及病例发现情况分析,首都公共卫生,2021.
16.2016-2019年北京市老年人群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
17.北京市 2010—2019 年 15~24 岁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21.
18.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 HIV 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20.
19.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互联网+”HIV尿液自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病毒学杂志,2020.
20.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互联网+”干血斑HIV核酸检测可行性及HIV感染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21.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
22.北京市2017-2019年经报告机构转介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
23.比较 2015 年和 2019 年北京男男人群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国际病毒学杂志,2019.
24. 2011—2016年北京市女性性工作者H I V梅毒血清学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
25.2012--2017年北京市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例特征分析,国际病毒学杂志,2018.
26.北京市 2010—2016 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样本来源分析,国际病毒学杂志,2018.
27.北京市2017年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男男性行为人群抽样效果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
28.北京市2005-2015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及影响因素,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
29.北京市1995-2015年艾滋病病例诊断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
30.北京市 1 177 例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国际病毒学杂志,2016.
31.北京市HIV抗体快速检测为阳性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
32.北京市 2010 -2014 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脱失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
33.北京市HIV抗体快速检测为阳性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
二、课题成果
1、HIV毒株遗传多样性及其传播特征调查分析 在2016-2018年共获得2001-2017年11000余例新报告艾滋病病例HIV-1 pol基因序列,分析其三间分布、遗传特征和传播性耐药动态变化,总体研究发现目前北京地区流行HIV-1毒株遗传多样性复杂,传播耐药率及传播规律。
2、互联网+艾滋病多元化检测体系建设 为增加艾滋病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弥补专业检测的不足,2015年开始探索开展互联网+艾滋病多元化检测工作,通过药店摆放、社区小组性病门诊、大学自助机等服务模式推广,同时借助互联网查询检测结果,实现早检测、早发现目标,目前已向全进行推广。
3、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经性途径暴露前后药物预防试点 开发和制定基于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符合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特点的HIV暴露前后预防工作实施方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线下暴露前后预防门诊,开展宣传、转介、服药和随访等,为有需求者提供规范的预防用药服务。将药物预防作为生物学干预手段,弥补现有预防措施的空白,并为相关领域未来工作方式提供尝试及经验。
4、艾滋病患者绿色转诊通道建设 为了贯彻国家“发现即治疗”的防治政策,同时简化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入组治疗流程,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转诊“绿色通道”试点工作,选取朝阳区5家病例发现较多的综合医院作为试点,该流程去除了以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试点医院新发现的病例,直接转入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5、艾滋病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哨点监测体系建设 主持建立了覆盖全市16个区县、11类人群的126个监测哨点,覆盖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嫖客、吸毒者、青年学生等高危人群及重点人群。为阐明艾滋病流行现状、了解了目标人群感染率变化及其危险性为特征的变化,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6、阿片类成瘾者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体系建设 为了减低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及吸毒导致的社会危害,主持开展了针对阿片类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建立覆盖城六区的10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起草了《北京市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北京市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开展解毒药物维持治疗有序开展提供了政策上、技术上的保障,为进一步降低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发挥了较大作用。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