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郝峻巍
浏览量:545   转发量:6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宣武医院
  • 所属专业: 神经病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学部主任,北京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8),青年北京学者(2020),北脑学者(2021)。

在神经炎症与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上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973课题等15项课题资助,在PNAS、J Exp Med、Ann Neurol、JAMA Neurol、Cell Rep、Genome Med、Stroke、J Immunol等杂志上发表SCI文章80余篇。以第1发明人申请专利20项,其中授权专利10项。作为第1核心成员获得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称号。2017年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11),2018年荣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8/12)。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及《Translational StrokeResearch》杂志编委。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目前,团队成员近30人,包括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人员3名,博士后5名,在读博士研究生9名,在读硕士研究生8名,其他类型医护工作人员近10人。以高水平人才的形式从美国引进柴国梁博士(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高水平杂志),已获得国家海外优青人才(300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75万)、首都医科大学杰青培育项目(400万),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团队其他成员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包括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等。

本团队以攻克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病诊治创新技术为目标,提高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病的诊疗水平,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世界高水平杂志发表原创性科研论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进而再服务于临床。总之,坚持立足于临床转化,坚持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工作做到实处,坚持面向国家的重点科技需求,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项目情况

目前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2090043,缺血半暗带中特异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在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2021.1-2025.12,423万,主持

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25008 ,免疫炎症与神经系统疾病, 2019.1-2023.12,350万,主持

3. 青年北京学者,探索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脑内炎症的动态变化规律,2021.1-2025.12,400万,主持

4. 北脑学者,2021.12-2026.11,60万,主持


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1. Han B#, Jiang W#, Cui P#, Zheng K, Dang C, Wang J, Li H, Chen L, ZhangR, Wang QM, Ju Z, Hao J*. Microglial PGC-1α protects againstischemic brain injury by suppressing neuroinflammation. Genome Medicine. 2021Mar 26; 13(1):47. (通讯作者, 影响因子:11.1)

2. Han B#, Jiang W#, Liu H#, Wang J, Zheng K, Cui P, Feng Y, Dang C, Bu Y,Wang Q, Ju Z*, Hao J*. Upregulation of Neuronal PGC-1α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duced by Chronic CerebralHypoperfusion. Theranostics. 2020 Feb; 10(6):2832-2848. (并列通讯作者, 影响因子:11.6)

3. Li Q#, Cao Y, Dang C, Han B, Han R, Ma H, Hao J*, Wang L*. Inhibition ofDouble-Strand DNA-sensing cGAS Ameliorates Brain Injury After Ischemic Stroke.EMBO Mol Med. 2020 Apr 1. e11002. (并列通讯作者, 影响因子: 12.14)

4. Li M, Li Z, Yao Y, Jin W, Kris W, Liu Q, Shi FD, Hao J*.Astrocyte-derived interleukin-15 exacerbates ischemic brain injury viapropagation of cellular immuni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7;114(3):E396-E405. (通讯作者,影响因子:11.2)

5. Jiang W, Li D, Han R, Zhang C, Jin WN, Wood K, Liu Q, Shi FD, J. Hao*.Acetylcholine-producing NK cells attenuate CNS inflammation via modulation ofinfiltrating monocytes/macrophag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114(30):E6202-E6211. (通讯作者,影响因子:11.2)

6. Li D, Lang W, Zhou C, Wu C, Zhang F, Liu Q, Yang S*, Hao J*.Upregulation of Microglial ZEB1 Ameliorates Brain Damage after Acute IschemicStroke. Cell Rep. 2018; 22:3574-86. (并列通讯作者,影响因子:9.4)

7. Han R, Luo J, Shi Y, Yao Y, Hao J*.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rotectsAgainst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duced Brain Injury. Stroke.2017;48:2255-62. (通讯作者,影响因子:7.9)

8. Ding Y, Han R, Jiang W, Xiao J, Liu H, Chen X, Li X, Hao J*. ProgrammedDeath Ligand 1 Plays a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by Controlling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Inflammation of Rats. J Immunol.2016;197(10):3831-3840. (通讯作者,影响因子:5.42)

9. Hao J, Campagnolo D, Liu R, Piao W, Shi S, Hu B, Xiang R, Zhou Q,Vollmer T, Van Kaer L, La Cava A, Shi FD*. IL-2/IL-2 antibody therapy inducestarget organ NK cells that inhibi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lammation. AnnNeurol. 2011;69:721-34. (第一作者,影响因子:10.4)

10. Hao J, Liu R, Piao W, Zhou Q, Vollmer TL, CampagnoloDI, La Cava A, Van Kaer L, Shi F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residentnatural killer cells suppress Th17 responses and CNS autoimmune pathology. JExp Med. 2010;207(9):1907-21. (第一作者,影响因子:14.3)

二、重要奖项

1. 2017年,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及相关脑保护关键靶点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11)

2. 2019年,脑卒中的免疫学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8/12)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