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竞
浏览量:273   转发量:1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所属专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应用心理学  、 应用心理
  • 邮箱 : drliujing551@163.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医学博士,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办公室主任兼委员。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

心理治疗受训背景:认知行为治疗的系统培训、中德三期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第二届国际创伤治疗师(EMDR)连续培训、中德首届高级家庭治疗督导师连续培训、第一届国际自我状态治疗连续培训、儿童青少年辩证行为治疗、慈悲聚焦治疗、首届中美夫妻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学术任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委员、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委员、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委员。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焦虑障碍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研究,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病理心理机制与心理治疗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项目情况

1.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基于正念自我关怀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课题编号:首发2022-2-2122)。2022.1.1-2024.12。41.6万元,主持。

2.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技术研究”中课题“基于多组学联合技术的焦虑障碍病理机制解析”的部分任务。2021年12月至 2026年11月。95万,主持。

3.      中科院特助项目及博后基金项目“跨诊断首发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研究”。2021.1-2022.12。参与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多视图学习的心理压力评估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编号:4202011),2020.1-2022.12,参与


研究成果

1.     Fan YY, Liu J, Zeng YY, Conrad R, Tang Y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Meta-Analysis. Front Psychiatry. 2021;12:747031. Published 2021 Nov 30.doi:10.3389/fpsyt.2021.747031

2.     J.Liu, F Yan, X Ma, HL Guo,YL Tang, JJ. Rakofsky, XM Wu, XQ Li, H Zhu, XB Guo, Y Yang, P Li, XD Cao, HYLi, ZB Li, P Wang, QY Xu. Perceptions of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persons withmental illness in Beijing, China: results from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Soc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6.51(3):443-53

3.     Roger M. K. Ng, Che Kin Lee, Jing Liu, Jia Luo, Si Zu, Si Mi,Zhanjiang Li. Psychotherapy Services in China: Current Provisions and FutureDevelopment. J Contemp Psychother. 2017. 47:87–94

4.     Liu J, Yan F#, Ma X, Guo HL, Tang YL, Rakofsky JJ, Wu XM, Li XQ, Zhu H, Guo XB, Yang Y, Li P, Cao XD, Li HY, Li ZB, Wang P, Xu QY.Prevalenc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Results of a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epidemiological survey in Beijing, China.J Affect Disord. 2015.179:74-81.

5.     Zu S, Xiang YT, Liu J, Zhang L, Wang G, Ma X, Kilbourne AM,Ungvari GS, Chiu HF, Lai KY, Wong SY, Yu DS, Li ZJ. Acomparis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tidepressants, their combinationand standard treatment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moderate–severe majordepressive disorder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4, 152-154:262-267

7.   参编《临床心理学》第2版,李占江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8.  主译《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个人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0

9.  参编《心身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睡眠障碍一节,2018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