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亚欧
浏览量:271   转发量:3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所属专业: 放射影像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委员、放射科学科带头人、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双博士学位(中国首都医科大学2013年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Amsterdam 2017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理事、国际华人磁共振学会候任主席、国际视神经脊髓炎学会(GJFNMO) 委员(committee member),亚太多发性硬化学会(PACTRIMS) 中央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委员,欧洲多发性硬化磁共振学会(ECTRIMS-MAGNIMS) Senior Fellow。曾师从欧洲放射学会主席Professor PaulParizel接受神经放射学临床系统培养和多发性硬化MRI标准制定者Professor FrederikBarkhof进行系统科研训练。先后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美国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荷兰自由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和工作。

       主要专业特长为神经影像学,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疾病以及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本人在神经放射学、神经免疫影像学领域持续发表103篇SCI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75篇),累计影响因子(IF)超过710分,包括神经免疫和影像领域顶级期刊Immunity, Brain, Neurology(4篇), J NeurolNeurosurg Psychiatry (4篇), Radiology(2篇), Med Image Anal (3篇)、Mult Scler (8篇)等,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3.4分,10分以上文章15篇(近5年7篇),总他引超过2000次(引用期刊包括Nat Rev Neurosci,Lancet Neurol,JAMA Neurol等)。

       曾获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领域国际和国内奖励和基金20多项包括国际多发性硬化学会DuPre Award和McDonald Fellowship, 亚太多发硬化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欧洲放射学会 NeuroradiologyScholarship,欧洲放射学会青年研究奖、国际磁共振学会Educational Award,欧洲多发性硬化学会ECTRIM-MAGNMIS fellowship等,神经影像知名期刊NeuroradiologyEditor,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及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等,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2013年)、国家人社部择优资助(2014年)、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北京市“高创人才”(2015年)、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领军人才(2019年)、茅以升青年科技奖(2020年)、青年北京学者(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021年),荣获2018年度改变实践的中国原创研究十大青年研究者,在国际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领域获得国际奖励20余项,包括国际多发性硬化学会Du Pre Award和McDonald Fellowship, 亚太多发硬化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欧洲放射学会 NeuroradiologyScholarship,美国多发性硬化学会EducationalAward,欧洲多发性硬化学会ECTRIM-MAGNMISfellowship等。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神经免疫疾病和神经肿瘤影像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项目情况

主持课题—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82330057),基于脑-脊髓-视神经MRI影像特征的神经免疫疾病影像亚型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2.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009904),基于神经影像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多组学智能诊断研究项目,AD/PD预警及早期诊断影像学判读体系的建立

3.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首发2022-1-2042),基于术前MRI 无创预测脑胶质瘤分子病理分型和临床预后的研究

4.       国家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放射影像数据库建设项目(YXFSC2022JJSJ004),中国脑胶质瘤临床-影像-分子病理数据库研究

5.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四批“登峰”人才培养计划(DFL20220503)

6.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脑MRI钆对比剂减量人工智能模型研发的多中心研究

7.       北京市人才局,青年北京学者

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YQ20035,脑龄个体化影像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对于脑重大疾病进展预测和疗效评价的研究

9.       首都医科大学(优秀青年人才项目A2202),神经影像疾病影像学


主持课题—已结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870958):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脊髓功能损伤和重塑的评价和转归预测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571631):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及动态演变纵向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项目编号81101038):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脑结构和功能连接改变的比较研究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62077):视神经脊髓炎颈髓多模态MRI研究

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7133244):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脑连接基础

6.       Multiple Sclerosi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MSIF) McDonald Funding

7.       European Committee on Treatment and Research in Multiple Sclerosis (ECTRIMS) Funding

8.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xx2013045):临床孤立综合症认知障碍的MRI纵向随访

9.       北京市卫生局青年基金:视神经脊髓炎的静息态脑功能研究

10.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儿童多发性硬化脑结构和功能影像标记物研究

11.    脑血管病人工智能影像判读体系开发验证及临床应用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82330057),基于脑-脊髓-视神经MRI影像特征的神经免疫疾病影像亚型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2.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009904),基于神经影像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多组学智能诊断研究项目,AD/PD预警及早期诊断影像学判读体系的建立

3.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首发2022-1-2042),基于术前MRI 无创预测脑胶质瘤分子病理分型和临床预后的研究

4.       国家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放射影像数据库建设项目(YXFSC2022JJSJ004),中国脑胶质瘤临床-影像-分子病理数据库研究

5.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四批“登峰”人才培养计划(DFL20220503)

6.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脑MRI钆对比剂减量人工智能模型研发的多中心研究

7.       北京市人才局,青年北京学者

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YQ20035,脑龄个体化影像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对于脑重大疾病进展预测和疗效评价的研究

9.       首都医科大学(优秀青年人才项目A2202),神经影像疾病影像学


研究成果

       主要专业特长为神经影像学,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疾病以及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本人在神经放射学、神经免疫影像学领域持续发表103篇SCI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75篇),累计影响因子(IF)超过710分,包括神经免疫和影像领域顶级期刊Immunity, Brain, Neurology(4篇), J NeurolNeurosurg Psychiatry (4篇), Radiology(2篇), Med Image Anal (3篇)、Mult Scler (8篇)等,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3.4分,10分以上文章15篇(近5年7篇),总他引超过2000次(引用期刊包括Nat Rev Neurosci,Lancet Neurol,JAMA Neurol等)。

       曾获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领域国际和国内奖励和基金20多项包括国际多发性硬化学会DuPre Award和McDonald Fellowship, 亚太多发硬化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欧洲放射学会 NeuroradiologyScholarship,欧洲放射学会青年研究奖、国际磁共振学会Educational Award,欧洲多发性硬化学会ECTRIM-MAGNMIS fellowship等,神经影像知名期刊NeuroradiologyEditor,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2013年)、国家人社部择优资助(2014年)、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北京市“高创人才”(2015年)、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领军人才(2019年)、茅以升青年科技奖(2020年)、青年北京学者(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021年),荣获2018年度改变实践的中国原创研究十大青年研究者,在国际神经影像、多发性硬化领域获得国际奖励20余项,包括国际多发性硬化学会Du Pre Award和McDonald Fellowship, 亚太多发硬化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欧洲放射学会 NeuroradiologyScholarship,美国多发性硬化学会EducationalAward,欧洲多发性硬化学会ECTRIM-MAGNMISfellowship等。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