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韦再华,女,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慢病大数据应用发展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健康统计与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在防病、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3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统计和疾病负担研究,长期负责北京市死因监测工作,主持搭建北京市死因整合数据库和北京市居民健康评价数据库,并为将来北京市进行所有疾病的监测及分析提供接口与数据,为连续和动态进行北京市人群健康综合评价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承担和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首都卫生行业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健康统计方面的文章30多篇,出版专著2部。
作为负责人每年申报国家、市、区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并完成各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和教学任务。2015年获导师,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3名已完成论文顺利并毕业。作为传染病教学基地带教老师,完成学员轮转考核与评估。每年深入区疾控和医疗机构内进行死因统计业务培训10多次。
研究团队6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2人;博士3人,硕士3人;具有多年疾病监测及大数据统计分析经验;有较丰富的人群调查研究经验并熟悉人群相关健康指标的测算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带教经验。
苏健婷,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北京市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重点慢性病早死率等健康指标的测算及死亡监测工作,长期从事期望寿命、疾病负担相关研究;主持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科研培育课题2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权威期刊,共发表第一作者核心期刊论文12篇,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BMJ Open一篇。
王晶,高级统计师,管理学硕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2009年至今,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工作,长期从事死因监测及相关健康指标的统计工作。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含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首发重点课题4项,北京市科委项目2项,北自然项目1项,北京哲社办课题2项等。受聘北京预防医学会健康统计与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作为编委参编论著4部,发表第一作者文章6篇,其他位次共计发表30篇。
杜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统计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主要承担北京市死因监测报告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先后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自然1项,北自然1项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任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任《首都公共卫生杂志》审稿专家,研究成果发表于Envrion Res、Environ Int等期刊。
刘庆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公共卫生硕士,研究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主要承担北京市死因监测报告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先后获批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课题各1项;参与省部级重点公关/重点项目4项及多项科研培育专项/合作项目课题,任北京预防医学会健康统计与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osphere、China CDC Weekly等期刊。
《北京市居民疾病负担分析及常态化监测的可行性研究》,首次测算出了2013年北京市常住居民的死亡率及疾病负担等指标,共涉及17个系统38种疾病,对疾病导致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本研究结果可以有力地支撑北京市卫生领域的政策制定,确定优先防治的疾病种类,优化卫生资源的投入领域,最终满足北京市居民最迫切的健康改善需求。
《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及死因谱变化趋势研究》,全面描述过去60多年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和死因谱的变化趋势及分布,并进一步预测变化方向和速度,为政府决策的制定及疾病控制干预措施发展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北京市人群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建立一套统一、规范、可行的人群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预测北京市中长远卫生发展规划和目标,将为全面评估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成效、制定卫生政策和全民健康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北京市居民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疾病负担状况研究为切入点,统计造成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系统研究人均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发展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标先进国家和地区,明确短板弱项,将能为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促进资源均衡配置以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1、2018/01 – 2020/12,《北京市人群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重点攻关项目,课题负责人,90.12万。
2、2016/06-2019/06,《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及死因谱变化趋势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12万。
3、2014/01 – 2015/12,,《北京市居民疾病负担分析及常态化监测的可行性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课题负责人。18万
4、2021/05—2021/12, 《北京市居民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健康智库联盟2021年课题研究项目,课题负责人。15万
近五年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SCI 3篇;核心期刊7篇):
1、苏健婷、杜婧、韦再华*等,北京市居民自报健康调查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17年4月,第33卷,第4期:316-318
2、苏健婷、李刚、韦再华*等,北京市与世界各国期望寿命对比分析,首都公共卫生杂志,2017年2月,第11卷,第1期:14-16
3、Shuangsheng Wu1,2| Zaihua Wei1,2 | Carolyn M. Greene3 | Peng Yang1,2 |
Jianting Su1,2 |Ying Song3 | Angela D. Iuliano3 | Quanyi Wang1,2,Mortality burdenfrom seasonal influenza and 2009 H1N1 pandemic influenza in Beijing, China,2007-2013,Influenza and otherrespiratory viruses,
4、张永强、李刚、高燕琳、韦再华*等,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死亡负担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8年2月,第25卷,第2期:162-163
5、苏健婷、吴双胜、杨鹏、王全意、韦再华*,北京市2007—2013年季节性流感和2009年甲H1N1流感大流行的死亡负担研究,国际病毒学杂志,2018年6月第25卷‘第3期:150-153
6、周校永,韦再华*,苏健婷,王晶,王苹2010~2015年北京市居民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疾病监测,2018年8月33卷第8期679-684
7、闫晟章,韦再华,苏健婷,北京市2010-2015年户籍居民交通伤害疾病负担分析,首都公共卫生,2019年2月,第13卷第2期,90-93.
8、Qian Yin ,Jinfeng Wang, Jianting, Zaihua Wei*,A new method to estimate thetemperature-CVD mortality relationship,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Research, 14 January 2019 (影响因子2.914)
9、Min Li# , YuanYuan Kong#,Zaihua Wei*,Impact of reimbursement program on liver-related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Beijing, China, Journal ofDigestive Diseases,19 June 2019,1-9 (影响因子1.689)
10、苏健婷1 张一鸣2 王苹1 杜婧1 韦再华,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与134个国家(地区)综合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 年12月第53 卷第12期1-4
11、韦再华、苏健婷 刘庆萍 王苹 张一鸣王晶 杜婧 2010-2019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期望寿命及主要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疾病监测2020年6月第35卷第6期474-477
12、张一鸣、韦再华、苏健婷、王苹、杜婧2011-2016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胰腺癌死亡负担研究,首都公共卫生2020年6月第14卷第3期160-162
13、马佳鑫,韦再华,苏健婷,王苹,杜婧,王晶,刘庆萍,张一鸣,吴志鑫,2010—2020 年北京市女性乳腺癌死亡情况及趋势分析,疾病监测2021
14、苏健婷,王晶,刘庆萍,韦再华*,2021年至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疾病负担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41(1),2-6
15苏健婷,王苹,杜婧,王晶,刘庆萍,李刚,韦再华*,北京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评价:三种测算方法比较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2)156-161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