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爱华
浏览量:339   转发量:9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所属专业: 外科学(神外)
  • 邮箱 : liuaihuadoctor@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5997609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爱华,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党支部书记兼病区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医工结合研究室负责人,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医用材料临床转化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PI,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PI。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医药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兼青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登峰”人才培养团队负责人,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菁英先锋奖获得者,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北京优秀卫生人才,北京科技新星。

        从事脑血管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4年余。脑血管病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8篇,其中中科院一区与二区Top期刊收录SCI论文(Bioactive Materials 、Neurology、Stroke等)17篇;获得国家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共22项;主编 / 主译脑血管病专著 2 部;已培养硕士生16名,博士生11名,博士后2名。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临床与基础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image.png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 大数据(脑血管):脑血管病介入新技术临床应用以及新型支架治疗等的多中心前瞻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数据库(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系统疾病联盟医院以及天坛神经介入联盟医院)。

     2.医工交叉:脑血管介入相关生物材料的联合研发与临床转化;脑血管病血流动力学研究;研发具有靶向透过血脑屏障的纳米复合物与干细胞外泌体等新型脑保护剂(依托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团队、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吉训明教授团队、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金属所以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

     3.人工智能(脑血管):应用于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的医学影像分割识别、破裂风险预警、认知网络识别、临床辅助诊疗决策等人工智能研究(依托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人工智能团队、清华大学李睿教授医学影像团队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生所蒋田仔教授人工智能团队)。


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基于7T磁共振的血流动力学及瘤壁易损性对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机制的研究

2.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基于3T和7T高分辨核磁的脑卒中疾病评估的新技术应用

3.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登峰”人才培养计划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多组学对颅内动脉瘤稳定性的预警评估

5.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海淀联合资助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脑血管介入影像学解决方案

6.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京津冀计划: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规划,脑血管疾病微创介入诊治规范化与急诊绿色通道的推广应用

7.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北地区一般人群重大慢病健康促进适宜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研究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联合4D-FLOW MRI及DCE-MRI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预警机制研究

9.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基于4D-FLOW MRI血流动力学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应用研究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急管理项目,基于4D-FlowMRI血流动力学的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研究

11.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颅内破裂动脉瘤基于颈体比的形态学分层与栓塞策略优化

1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支架植入的数值模拟与复发预测

13.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学科合作课题,脑动脉瘤破裂风险及支架置入影响的血流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及血压波动的血流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


研究成果

1、代表论文

(1)Wang L, Zhang B, Yang X, Guo S, Waterhouse GIN, Song G, Guan S, Liu A, Cheng L, Zhou S. Targeted alleviation of ischemic stroke reperfusion via atorvastatin-ferritin Gd-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Bioact Mater. 2022 May 25;20:126-136. 

(2)Peng F, Zhang M, Niu H, Feng X, Tong X, Zhang B, Yuan F, Yuan C, Li R, Liu A. Teaching Video NeuroImages: Wall Enhancement With Slow Blood Flow and Thrombosis Prior to Basilar Aneurysm Rupture. Neurology. 2021 Feb 9;96(6):e962-e963.

(3)Peng F, Zhang M, Feng X, Li Y, Li R, Liu A. Teaching Video NeuroImages: High blood flow velocity in the parent artery prior to basilar tip aneurysm rupture. Neurology. 2019 Dec 3;93(23):1018-1019. 

(4)Feng X, Tong X, Peng F, Niu H, Qi P, Lu J, Zhao Y, Jin W, Wu Z, Liu H, Zhao Y, Liu A, Wang D. Additive Effect of Coexisting Aneurysms Increase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isk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Aneurysms. Stroke. 2021 Jul;52(7):2418-2421.

(5)Ji W, Liu A, Lv X, Kang H, Sun L, Li Y, Yang X, Jiang C, Wu Z. Risk Score for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Stroke. 2016 Apr;47(4):971-8.

2、专著

(1)《湘雅名医答疑-外伤与康复180问》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911

(2)《神经血管介入解剖—临床案例分析》  主译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01712

3、近年获奖

(1)脑卒中出血早期脑损伤的新机制与介入诊疗新模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202103

(2)脑动脉瘤微创介入诊疗与破裂风险预警研究   麒麟科学技术奖   首都优秀科技创新奖   202007

(3)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脑损伤的新机制及防治策略   北京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   202004

(4)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的新机制及防治策略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2002

(5)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干预策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华夏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   201912

(6)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四川省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   201801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