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张声生
浏览量:211   转发量:16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所属专业: 中医内科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张声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消化中心主任,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脾胃病研究室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华北区域脾胃病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脾胃病区域诊疗中心联盟牵头人,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副理事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全国脾胃病协作组组长、脾胃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继续教育基地带头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消化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消化特色诊疗中心带头人等。

        现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原主任委员(12年),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中西医整合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主编、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等。

        担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中保评审委员、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专家、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委员等。先后入选德技双馨“人民好医生”、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CHTV)“健康卫士”、首都精神文明委“最美北京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125人才计划”1类人才等。

        先后主持“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研发攻关”等课题30余项,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常见、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提升及中医药治疗科学内涵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论文200余篇。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成果企业转让2项。主编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建国以来容量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脾胃病学专著《中华脾胃病学》等专著15部。先后牵头主持制定了我国脾胃病行业共识、指南20余项,国际指南2项;作为组长,牵头制定了国家药监局《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慢性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国家标准。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了12次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脾胃病学术大会”、6次“北京国际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高峰论坛”、4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疾病国际大会”等。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病临床与基础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所在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现为国家华北区域脾胃病诊疗中心,国家脾胃病区域诊疗中心联盟主席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全国脾胃病协作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的“脾胃病调肝理脾重点研究室”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消化病特色诊疗中心、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中医脾胃病专业,首都医科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基地及博士后流动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目前团队共有53人,其中医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博士后2人,硕士生20人;正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10人。其中岐黄学者1人,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级名老中医4人,首都国医名师3人,首都名中医2人,博导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次,北京市优秀人才2人次;担任学会主任委员4人次,副主任委员6人次。科室还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获得“125人才”、“青苗计划”、青年骨干人才等各类人才20余人次。近5年科室人员共主持4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12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中华脾胃病学》等20余部。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100余名。

        中心中医特色明显,现代检查设备齐全,与世界医学同步发展,年门诊量达19万余人次。科室尤为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腹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在北京地区同行业中服务能力遥遥领先。

        科室具备当今国际最先进的高清放大胃镜、放大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能够开展普通及无痛胃肠镜、经鼻内镜、内镜下放大染色技术;开展了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整片剥离术、内镜下息肉切除、内镜下止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及取石术等镜下治疗技术。同时,广泛使用美国进口的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开展了固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便携式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固态高分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肛门直肠生物反馈治疗,为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团队


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基金:灌肠中药组分纳米靶向水凝胶构建及其通过P53-PUMA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项目编号:82174304),2022.01-2025.12,课题负责人

2. 国家自然基金:健脾理气方通过修复十二指肠屏障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1774215),2018.01-2021.12,课题负责人

3. 国家自然基金:结肠粘膜肥大细胞活化与5-羟色胺受体相关的离子转运在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81473644),2015.01-2018.12,课题负责人

4. 2021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家级2022.01-2024.12

5.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 负责人

6. 国家华北区域脾胃病诊疗中心 负责人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项目 负责人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调肝理脾重点研究室项目 负责人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灌肠中药组分纳米靶向水凝胶构建及其通过P53-PUMA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项目编号:82174304),2022.01-2025.12,课题负责人

2. 国家自然基金:健脾理气方通过修复十二指肠屏障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1774215),2018.01—2021.12,课题负责人

3. 国家自然基金:结肠粘膜肥大细胞活化与5-羟色胺受体相关的离子转运在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81473644),2015.01—2018.12,课题负责人

4. 2021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家级),2022.01-2024.12


研究成果

一、凝练了主要学术思想:

        1.根据脾胃病整体特点,提出“寒热、虚实、气血、润燥、脏腑”“十法”辨治脾胃病的整体观点。

        2.从肝脾相关理论立论,提出“调肝理脾”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基本方法。

        3.分析疾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以“虚、瘀、毒、滞、癥”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创新学术观点。

        4.病证结合,提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重在“清热祛湿化瘀兼补脾肾”,缓解期重在“健脾补肾祛湿兼清余热”二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模式。

二、重要学术论文:

        1. Luqing ZhaoXueying DuJiaxin TianXiuhong KangYuxin LiWenlin DaiDanyan LiShengsheng Zhang*, Chao Li. Berberine-loaded CarboxylmethylChitosan Nanoparticles ameliorate DSS-induced colitis and remodel gutmicrobiota in mice[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20(12):644387.

        2. Zhe Li , Lin Tao , Shengsheng Zhang* , Xiaohong SunSuning Chen , Jing Wu. Modified Xiaochaihu Decoction for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simulation controlledtrial[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1,27(28):4710-4721. 

        3. Jin SongYingjun LiuTianyuan WangBo LiShengsheng Zhang*. MiR-17-5p promotes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veness by targeting RUNX3 in gastric cancer[J]. Biomed Pharmacother, 2020,128:110246. 

        4. Xiaofang Lu, Mengdi Jia, Shengsheng Zhang*, luqing Zhao. Effects of Hemp seed soft capsule on colonic ion transport in rats[J]. World Jour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42):7563-7571.

        5. Lixin Zhu, Luqing Zhao, Shengsheng Zhang. Role of gut microbiota i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 Gastroenterology Report,2021;9(5):392-401.

        6. Danyan Li, Luqing Zhao, Yuxin Li, Xiuhong Kang, Shengsheng Zhang*. Gastro-Protective Effects of Calycosin Against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rcinoma in Rats[J]. Drug Des DevelTher. 2020,14: 2207–2219. 

        7. Mengdi Jia, Xiaofang Lu,  Zhengfang Wang,  Luqing Zhao, Shengsheng Zhang*. Effects of Fengliao-Changweikang in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ats and Its Mechanism Involving Colonic Motility[J]. 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2018,24(3):479-489.

        8. Chunyang Zhu, Luqing Zhao, Jingyi Zhao, Shengsheng Zhang*. Sini San ameliorates duodenal mucosal barrier injury and low‑grade inflammation via the CRF pathway in a rat model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 Int J Mol Med.2020,45:53-60. 

        9. 赵鲁卿,王典朋,孙梦云,张声生(*).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栓形成预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7): 4258-4261.

        10. 周强,赵鲁卿,孟梦,张声生*.“十纲”辨治脾胃病思路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9,38(06):515-518.

        11. 张声生,赵鲁卿,侯晓华,王蔚虹,周正华,林江,林寿宁,胡珂,汶明琦,陆伦根.补脾益肠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03):233-237.

        12. 张声生*,沈洪*,郑凯,叶柏.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8):3585-3589.

        13. 张声生*,唐旭东*,黄穗平,卞立群.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7):3060-3064.

        14. 张声生*,杨雪,赵鲁卿,沈洪,赵文霞,唐志鹏,谢胜,谢静. 清热除湿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06):401-405.

        15. 张声生*,赵鲁卿.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6):2595-2598.

三、代表性著作

        1. 《 燕京名医—张声生论治脾胃病临证经验》(第一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05

        2. 《中华脾胃病学》(第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06

四、所获重要奖项:

        1. 担任第一主编的《中华脾胃病学》于2021年获得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排名第一),2021年

        2.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治体系构建和应用及效应机制研究”于2020年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排名第一),2020.08

        3.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创建、应用及机制研究”2019年获得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排名第二),2020.03


学生信息
学术型硕士
学术型博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博士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