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经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担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主任、国家“卒中百万减残工程”规范指导临床办公室主任。国际适应医学会主席、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会长、Brain Circulation 和Conditioning Medicine 杂志主编。
序号 | 项目编号 | 起止年月 | ||
1 | 82027802 | 基于靶向低温的脑损伤神经保护系统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1.01- 2025.12 |
2 | 81620108011 | 常压高浓度氧延长恒河猴急性脑缺血tPA溶栓时间窗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7.01- 2021.12 |
3 | ALJ***22 | 高原低压缺氧、寒冷复合环境*****特点及损失控制策略 | 军委后勤保障部 | 2017.01- 2020.12 |
4 | 81325007 | 缺血性卒中诊治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01- 2017.12 |
5 | 2016YFC1300805 | 后循环急性梗死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间窗的研究 | 科技部 | 2016.09- 2021.08 |
6 | 2011BAI08B04 |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研究 | 科技部 | 2012.01- 2015.12 |
7 | 2011CB707804 | 局部脑损害(脑卒中与脑胶质瘤)的脑网络研究 | 科技部 | 2011.01- 2015.12 |
8 | 81171241 | 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 2015.12 |
9 | Z1611000004516001 | 北京地区脑卒中远程诊治网络工程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 北京市科委 | 2016.06- 2018.12 |
10 | SML20150802 | 北京市使命人才计划 |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 2016.01- 2019.12 |
坚持临床与研究结合,逐步形成了卒中血管-神经序贯保护理论,在缺血适应预防脑卒中、介入靶向低温救治脑卒中和静脉源性脑卒中领域进行了系统、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成仪器设备用于临床。获50余项国内国际发明专利授权;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发专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中央军委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等资助。研究成果写入欧美医师教材和国内外指南。以通讯作者在Nature、Circulation、 PNAS等期刊发表SCI学术成果500余篇,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
担任“Brain Circulation ”、“Neuroprotection”、“Conditioning Medicine”和“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s”杂志主编。
针对我国脑卒中防治难题,开展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取得突破成果:
1.创建脑卒中防治的远隔缺血适应新技术体系,提出“干预外周、保护中枢”新理念,建立“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新方法,研发专用治疗设备,实现临床转化;
2.明确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新机制,发现脑保护干预新靶点,创建靶向低温治疗新技术,形成“血管再通+脑保护”卒中救治新体系;
3.揭示静脉性脑卒中的病理演变规律,发现血清早期诊断标志物,并研发磁共振黑血成像诊断新技术,建立“早期溶栓、中期溶栓+碎栓、后期碎栓+取栓和慢性期抗凝+降纤”的多模式救治新策略。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16篇,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编写专著16部;国内外专利授权46项,转化12项,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