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历:2004-2007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7~2024年阜外医院工作,2024年3月引进至安贞医院。
现任职务:安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二区主任。
专业特长:疑难复杂危重心血管病救治和冠心病介入诊疗,年介入手术1000例以上。
研究方向:冠心病介入、抗栓、顽固性支架内再狭窄防治和心肌修复。
学术兼职: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Fellow(FSCAI)、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修复再生分会心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学会干细胞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会心脏重症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会外周血管病和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兼学术秘书、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北京整合医学会心血管代谢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资格考试题库建设专家、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所冠心病介入资质考试题库建设专家等学术职务20余项;兼任Frontiers Drug Safety Regulat、Frontiers Cardiovas Med、Inter J Cardio Res、Intern and Emerg Med、CM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等SCI/核心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
科研情况:基础研究方向一直聚焦于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修复梗死心肌、逆转动脉硬化斑块,国际上首次应用他汀改良梗死心肌微环境显著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和效果,首次创新性构建血小板膜融合靶向递送系统精准递送干细胞外泌体至斑块或梗死心肌局部,精准归巢,显著提高干预效果。临床研究方向聚焦于ACS患者优化抗栓、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机制及其防治,牵头4项多中心临床研究(NCT04240834,NCT06756945,NCT06088433,NCT06090890);创新性探索并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栓方案;首次发现特定炎症靶分子及其信号途径在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核心机制,并创新性研发激素抗炎方案效果显著。
学术成果: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4项,参与863、973和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0余项。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EHJ、ATVB等本领域顶刊;主编/副主编(译)专著8部,参编10余部;牵头执笔多份专家共识;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基金会优秀成果奖等,获评“北京朝阳凤凰计划领军人才”、“北京科技新星”、“协和新星” 等荣誉称号;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
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14项,包括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作为骨干和联络人参与10项863或其他国家级重点项目。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篇,包括EHJ、ATVB等本领域顶刊;主编/副主编(译)专著8部,参编10余部;牵头执笔多份专家共识;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基金会优秀成果奖等,获评“北京科技新星”、“协和新星” 等荣誉称号;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