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中涛,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危重症中心监护室一区副主任,ECMO组长。组织全院急危重症心肺衰竭患者的ECMO抢救工作,团队ECMO辅助患者整体生存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至今,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全国ECMO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全国ECMO规范化培训工作,已在全国20余省市开展培训50余期,学员达3500余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北京医师协会重症医学青年医师分会委员、北京急诊医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局级课题,发表科研文章20余篇,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成果转化1项。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 新生儿/儿童危重症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心肺支持关键技术研究 |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 甲磺酸奈莫司他在心外科术后ECMO患者中的安全与有效性研究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重症患者体外生命支持的救治与转运体系构建研究 |
1: Du H*, Du Z*, Wang L, Wang H, Jia M, Zhang C, Liu Y, Zhang C, Zhang Y, Zhang R, Zhang S, Zhang N, Ma Z, Chen C, Liu W, Zeng H, Gao GF, Hou X, Bi Y. Fulminant myocarditis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without severe lung involvement: insights into COVID-19 pathogenesis. J Genet Genomics. 2024 Jun;51(6):608-616.
2:Li C, Wang Y, Wang X, Shao C, Xin M, Xu B, Hao X, Jia M, Yang F, Wang L, Wang H, Hou X, Du Z#.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cardiogenic shock severity for mortality risk stratification in patients supported with VA ECMO. ESC Heart Fail. 2024 Dec;11(6):3872-3881
3:Wang K, Wang L, Ma J, Xie H, Li C, Hao X, Du Z#, Wang H#, Hou X#.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after VA-ECMO reduce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registry. Crit Care. 2024 Nov 29;28(1):394. doi: 10.1186/s13054-024-05129-1. PMID: 39614333; PMCID: PMC11606124.
4:Sepsis induces non-classic innate immune memory in granulocytes. Cell Rep. 2023,42(9):113044.. Beibei
Wang , Liuluan Zhu, Bei Jia, Chenchen Zhao, Ju Zhang , Fangyuan Li , Jiarui Li , Nan Ding, Can Zhang , Yu Hao,
Shuai Tong , Jiajia Wang 2, Guoli Li , Yang Fan , Henghui Zhang , Rui Li , Juan Du , Yaxian Kong , Yue Zhang ,
Xiaoyu Yang, Junyan Han , Zhengya Yu , Zhongtao Du,Hong Zheng, Hui Zeng SCI(IF=8.8)
5: Percutaneous versus surgical cannulation for femoro-femoral VA-ECMO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Results from the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 Registry.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22,41(4):470-
481. Liangshan Wang, Feng Yang, Shuai Zhang, Chenglong Li , Zhongtao Du , Peter Rycus , Joseph E Tonna ,
Peta Alexander, Roberto Lorusso , Eddy Fan , Mark Ogino , Daniel Brodie , Alain Combes , Yih-Sharng Chen,
Haibo Qiu , Zhiyong Peng , John F Fraser , Juanjuan Shao , Ming Jia Hong W,xiaotong Hou* SCI(IF=8.9)
6: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外生命支 持应用时机及模式选择的专家建议.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43-3:195-
198. 杜中涛 马新华 赖巍 童朝晖 邱海波 侯晓彤* 核心期刊
7: Effect of increasing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on micro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supported by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 2018,70(1):27-37. Zhongtao
Du , Zaishen Jia, Jinhong Wang, Zhichen Xing, Chunjing Jiang, Bo Xu , Xiaofang Yang , Feng Yang , Na Miao ,
Jialin Xing , Hong Wang , Ming Jia , Xiaotong Hou* SCI(IF=2.1)
8.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