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丹丹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7 导师主页
王丹丹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研究
wangdandan0126@163.com

王丹丹,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长期从事慢性眼底病变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及脑出血防治研究。在研究期间将眼底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应用于社区筛查人群,通过眼底检查及早发现脑卒中相关异常,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在脑出血防治研究方面,参与设计及主要负责脑出血降压、中西医结合、二级预防等数项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以期改善脑出血不良预后现状。近年主持及主要参与了急性脑出血降压国际ATACH- II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科技部重大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等数项国际、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目前社会任职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兼秘书。近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十余篇,累计影响因子30余分。荣获北京高校成才表率、北京市优秀人才、东城区优秀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优秀青年医师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主持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一项(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颅内出血解毒化瘀救治方案降低血管事件风险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基于小血管新型成像技术探讨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一项(基于视频步态识别与视网膜结构分析的脑老化人群认知障碍预测研究);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年职工创新工作室项目一项(脑血管病);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及东城区、首都医科大学科研及人才建设项目若干。

2. 主要研究者身份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二项(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急性出血性中风病症结合通治方案的临床评价研究);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一项(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创新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研究者将眼底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应用于社区筛查人群,通过眼底检查及早发现脑卒中相关异常,相关结果发表在神经科权威一区杂志Stroke等期刊并在国际脑卒中会议上交流发言相关结果。在脑出血防治研究方面,研究者参与设计及主要负责脑出血降压、中西医结合、二级预防等数项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以期改善脑出血不良预后现状。近年主要主持及参与了国际急性脑出血降压ATACH- II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科技部重大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等数项国际、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十余篇,累计影响因子30余分。

近五年代表文章:

1. Dandan Wang, Ruixuan Jiang, Kaijiang Kang, et al. Association of severity and prognosi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MC Neurol.2023 Oct 6;23(1):361.

2. Dandan Wang, Zhentang Cao, Zixiao Li, et al. Homocystein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Results from the China Stroke Center Alliance.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22 Dec 7:18:2837-2846.

3. Dandan Wang, Jing Wang, Zixiao Li, et al. C- Reaction Protein and the Severity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Study from Chinese Stroke Center Alliance. Neurol Res. 2022 Apr; 44(4):285-290.

4. Dandan Wang, Wenjuan Wang, Anxin Wang, et al. Association of Severity and Prognosis With Elevated Homocyste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ont Neurol. 2020 Oct 19:11:571585.

5. Dandan Wang ,Qian Zhang, Anxin Wang, et al.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Metrics on the New Occurrence of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Northern China. Sci Rep. 2020 Jun 15;10(1):9660.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