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神经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基础上,本人以“功能神经外科”为专业特长,以修复神经功能为目标,临床开展疼痛、癫痫、运动障碍、精神心理和神经修复的外科治疗,并结合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技术开展临床科研工作。
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题纵向课题《面向运动功能穿戴式脑磁图在帕金森病中的临床应用》(Z210009),70万,在研,主持。
2.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重点项目横向课题,首发2020-1-4091,内窥镜下腰 椎管狭窄减压手术核心技术研究及推广,2020-1至2023-1月,10万,在研,参加。
3.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018JS-734,脊髓损伤自制康复智能系统,2018-12至2022-12,30万,在研,参加。
4. 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用友专项,癫痫单病种全程质量控制智能辅助诊疗分析 与控制,2020-6至2021-5,40万,在研,参加。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植入式脊髓电刺激器(2016YFC0105605),2016-6至2021-5,1000万,在研,参加。
6.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管理发展专项,“扬帆计划”重点医学专业疼痛学,2012-01至2015-12,20万,已结题,参加。发表文章
1. 舒伟, 遇涛, 张国君, 杜薇, 李莉萍, 李勇杰 (2012) 单侧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头皮脑电图发作间期棘波频率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实用医学杂志 28(13):2133-2135
2. 舒伟, 陶蔚, 胡永生, 朱宏伟, 李勇杰 (2013) 脊髓电刺激治疗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8(2):60-62
3. 舒伟, 李勇杰, 朱宏伟, 陶蔚 (2016)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继续医学教育 12(4):35-36。
4. Shu Wei, Li Yongjie*, Tao Wei, Hu Yongsheng (2016)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microsurgical DREZotomy for pain due to syringomyelia. Br J Neurosurg 30(5):585-587
5. Wei Shu, Tao Wei, Zhu Hongwei, Li Yongjie (2016) Three-dimensional intraoperative imaging with O-arm to establish a working trajectory i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Videosurgery and other miniinvasive techniques 10(4):555-560
6. 舒伟, 李勇杰, 陶蔚, 胡永生, 张晓华, 王海澎, 朱宏伟 (2017) 再次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30(1):14-17
7. 舒伟, 陶蔚, 胡永生, 朱宏伟, 倪兵, 魏明怡, 李勇杰 (2017)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癌性痛的疗效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30(4):193-196
8. 舒伟, 李勇杰, 陶蔚, 卢光, 张佳星, 倪兵, 孙涛, 朱宏伟 (2018) 经皮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3(1):4-6
9. 舒伟,胡永生,陶蔚,朱宏伟,张佳星,魏明怡,李勇杰 (2018) 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6(1):59-63
10. 舒伟,王海澎,陶蔚,胡永生,李建宇,朱宏伟,李勇杰 (2018) 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31(1):1-4
11. 赵瑞洲,舒伟,(2018)脊髓损伤后疼痛的临床特点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31(4):202-205
12. Shu W, Li Yongjie, Li Jianyu, Zhang Yuqing (2018) Interleaving programming in pallid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mproves outcomes in a patient with Meige syndrome. 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32(6):661-662
13. Shu Wei, Wang Haipeng, Zhu Hongwei, Li Y, Zhang J, Lu Guang, Ni Bing (2018) Nerve root entrapment with pseudomeningocele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A case report. The 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
14. Shu Wei., Zhu Hongwei, Li Yongjie, Liu Ruicun (2019).Clinical analysis of repeat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recurrent hemifacial spasm. Acta Neurol Belg 119(4), 453–459
15. Shu Wei , Zhu Hongwei , Liu Rruicun, Li Yongjie, Du Tao, Ni Bin, Wang Haipeng, Sun Tao. 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foraminotomy and discectomy for degenerative cervical radiculopathy using intraoperative O-arm imaging (2019) Videosurgery and other Miniinvasive Techniques, 14(4):551-559.DOI:10.5114/wiitm.2019.88660.
16.李俊驰,舒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2020).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6(10):725-729.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0.10.002.
17. Li Junchi, Li Yongjie, Shu Wei (2023) Case report: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relieves post-traumatic trigeminal neuropathic pain and secondary hemifacial dystonia. Front. Neurol. 14:1107571. doi: 10.3389/fneur.2023.1107571
--------------------------------------------------------------------------------------------------------------
专利
1. 舒伟; 蒋雯; 朱宏伟; 李勇杰; 胡永生; 张晓华; 高鑫; 杜涛; 一种神经外科用定位穿刺器, 2020-4-21, 中国, ZL 2019 2 0455125.1 (专利)
2. 舒伟;一种用于行走障碍的康复拐杖,2020-8-25,中国, ZL 2019 2 1284966.7 (专利)
--------------------------------------------------------------------------------------------------------------
专著
1. 《功能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者;
2. 《常见疼痛综合征》(清华大学出版社),主译;2018年6月出版;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2520627
3. 《临床疼痛学》第3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疼痛医学原理与实践》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译;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