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徐建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2 导师主页
徐建 研究员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药理学
抗结核药物药理学研究及新药研发
xujian198303@hotmail.com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教授、药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空间微生物学与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Annal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防痨杂志》等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抗结核药物药理学包括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的耐药机制及增效剂研发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及人才项目8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际合作项目等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等杂志SCI文章1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49th Union 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Health等国际会议发言展示5次。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2022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21年被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个人”。2020年入选中组部、团中央第二十批博士团。2018年获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Researchfellowship。2016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留学。2016年入选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2017年入选首届“通州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基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MmpS5-MmpL5外排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对贝达喹啉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靶向氧化磷酸化途径的新型药物方案的协同作用机制及其抗结核作用研究。

3.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

4.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重点专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快速诊断与传播力研究。

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维拉帕米对增强氯苯吩嗪抗结核活性和减少耐药性发生的影响。

6.     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项目。抗耐药结核化合物4ph5-2作用机制和联合化疗方案研究。

7.   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mmpS5-mmpL5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对氯苯吩嗪耐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著:

1.    Xu J*, Li DS, Shi JH, Wang B, Ge F, Guo ZY, Mu XP, Nuermberger EL, Lu Y*.Bedquiline Resistance Mutations: Correlations with Drug Exposures and Impact on the Proteome in M. tuberculosi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23.67(7)。

2.  XuJ, Converse PJ, Upton AM, Mdluli K, Fotouhi N, NuermbergerEL.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the novel diarylquinoline TBAJ-587 and bedaquilineagainst a resistant Rv0678 mutant in a mouse model of tuberculosis. 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 2021. 65(4):e02418-20. doi: 10.1128/AAC.02418-20.

3.    Xi AQ, Zhuo M, Dai JT, Ding YH, Ma XZ, Ma XL, WangXY, Shi LM, Bai HY, Zheng HY, Nuermberger E, Xu J*(通讯作者). Epidemiological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charged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onthe Qinghai Plateau. J Med Virol, 2020; 92(11):2528-2535. doi: 10.1002/jmv.26032.

4.    Xu J, Li SY, Almeida DV, Tasneen R,Barnes-Boyle K, Converse PJ, Upton AM, Mdluli K, Fotouhi N, Nuermberger EL. Contributionof pretomanid to novel regimens containing bedaquiline with either linezolid ormoxifloxacin and pyrazinamide in murine models of tuberculosis. 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 2019;63(5):e00021-19. doi: 10.1128/AAC.00021-19.

5.    Xu J#, Wang B#, Fu L, Zhu H, Guo S, HuangH, Zhang Y, Lu Y. In vitro and in vivo activities of theriminophenazine TBI-166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2019;63(5).:e02155-18

6.    RenJ#, Xu J#(co-first author), Zhang G, Xu C, Zhao L,You X, Wang Y, Lu Y, Yu L.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evaluation of a novelclass of (E)-4-oxo-crotonamide derivatives as potent antituberculosis agents.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19. 29(4):539-543.

7.    Xu J, Tasneen R, Peloquin CA, Almeida DV, LiSY, Barnes-Boyle K, Lu Y, Nuermberger E.Verapamil Increases the Bioavailabilityand Efficacy of Bedaquiline but Not Clofazimine in a Murine Model ofTuberculosi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8; 62(1).

8.    Xu J, Wang B, Hu M, Huo F, Guo S, JingW, Nuermberger E, Lu Y. Primary Clofazimine and Bedaquiline Resistance amongIsolates from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17;61(6). pii: e00239-17.

9.    Xu J, Wang JX, Zhou JM, Xu CL, Huang B, Xing Y, WangB, Luo R, Wang YC, You XF, Lu Y, Yu LY. A novel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IMB-YH-8withanti-tuberculosis activity. Sci Rep.2017;7(1):5093

10.    Xu J, Lu Y, Fu L, Zhu H, Wang B, Mdluli K,Upton AM, Jin H, Zheng M, Zhao W, Li P. In vitro and in vivo activity ofclofazimine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ersisters. Int J Tuberc LungDis. 2012;16(8):1119-25.

11.  Xu J, Jin H, Zhu H, Zheng M, Wang B, Liu C,Chen M, Zhou L, Zhao W, Fu L, Lu Y. Oral bioavailability ofrifampicin, isoniazid, ethambutol, and pyrazinamide in a 4-drug fixed-dosecombin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eparate formulations in healthy Chinese malevolunteers. Clin Ther. 2013;35(2):161-8.

12.     史静华,李东硕,岑山,陆宇,徐建。结核分枝杆菌MmpL5蛋白与贝达喹啉及氯法齐明相互作用的关键结合区域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24,49(8):890-897.

13.       葛菲,朱慧,程凯,陆宇,徐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浓度的研究。中国防痨杂志. 2024,46(05):549-556.

14.     李东硕,王彬,陆宇*,徐建*(通讯作者)。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MmpL5的表达及功能研究。中国防痨杂志. 2022,44(03):227-233.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