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专委会理事。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涉及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关键酶基因功能、酶工程改造及其合成生物学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1项等。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编教材3部。
期刊论文
1.刘攀婷#,张逸风#,刘远,高杰,马林,吴晓毅,胡雅婷,苏平,袁仕君,张夏楠*,高伟*.基于定向进化的雷公藤三萜C-29位羧化酶催化机制研究, 药学学报, 2024, 59(6): 1883-1893
2.Liu Y#, Zhou J#, Liu P, Hu T, Liu X, Gao J, Ma L, Lu Y, Li D, Jiang Z, Zhang X, Huang L, Gao W, Wu X*, Zhang Y*, Liu C*. Gene identification and semisynthesis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oleanane-type triterpenoid wilforlide A. New Phytol. 2024,241(4):1720-1731.
3.He M, Guo S, Yin Y, Zhang C, Zhang X*. A novel sterol glycosyltransferase catalyses steroidal sapogenin 3-O glucosylation from 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Mol Biol Rep. 2023 ,50(3):2137-2146.
4.何敏, 郭思远, 尹艳, 张驰, 张夏楠*. 滇重楼甾体糖基转移酶的克隆及功能表征, 中国中药杂志, 2023, 48(14):3774-3785
5.Zhang X#, Betterle N#, Hidalgo Martinez D#, Melis A*. Recombinant Protein Stability in Cyanobacteria. ACS Synth Biol. 2021,10(4):810-825.
6. Zhang X#, Betterle N#, Hidalgo Martinez D#, Melis A*. Recombinant Protein Stability in Cyanobacteria. ACS Synth Biol. 2021,10(4):810-825.
7. Guo SY, Yin Y, Lei T, Shi YH, Gao W, Zhang XN*, Li J*. A cycloartenol synthase from the steroidal saponin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Paris polyphylla. J Asian Nat Prod Res. 2021,23(4):353-362.
8. Yin Y, Li Y, Jiang D, Zhang X, Gao W*, Liu C*. De novo biosynthesis of liquiriti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cta Pharm Sin B. 2020,10(4):711-721.
9. Yin Y, Gao L, Zhang X*, Gao W. A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responsible for the C-22 hydroxylation step in the Paris polyphylla steroidal saponin biosynthesis pathway. Phytochemistry. 2018,156:116-123.
10. Guan HY, Su P, Zhao YJ, Zhang XN*, Dai ZB, Guo J, Tong YR, Liu YJ, Hu TY, Yin Y, Gao LH, Gao W, Huang LQ*. 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wo sterol-C24-methyltransferase 1 (SMT1) genes from Paris polyphylla. J Asian Nat Prod Res. 2018,20(7):595-604.
11. Zhang X#, Guan H#, Dai Z, Guo J, Shen Y, Cui G, Gao W, Huang 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 of Salvia miltiorrhiza via Color Complementation and RNA Interference. Molecules. 2015,20(11):20206-18.
12. Dai Z#, Liu Y#, Zhang X, Shi M, Wang B, Wang D, Huang L*, Zhang X.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production of ginsenosides. Metab Eng. 2013,20:146-56.
授权发明专利
1.张夏楠,尹艳,高琳惠,高伟,滇重楼胆甾醇C22羟化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2019.07.26,中国,ZL201810900161.4
2.张学礼, 黄璐琦, 戴住波, 刘怡, 张夏楠, 施明雨, 马延和, 生产达玛二烯和原人参二醇的重组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 2014.05.07, 中国, ZL 201210453416.X
3.黄璐琦, 郭娟, 申业, 张夏楠, 高伟, 一个参与丹参酮生物合成的CYP450基因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2014.04.09, 中国, ZL 201210003925.2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