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优秀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北京市第六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第二届首都中医榜样人物。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肿瘤循证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世界中西医结合》、《光明中医》杂志社编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首都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系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35年。承担或参加国家级项目及北京市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中医著作4部。
1.2015-11至2017-10,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2万:北京高铁乘务人员中医体质调查及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2.2020-10至2022-9,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2万:综合体质干预对气郁体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ITD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的临床研究JJ-2020-57。3.2019-5至2022-12(因疫情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63万:基本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 No.2019XZZX—JB004。
1.LinZhao1,Yu-ChenLi,Jiang-PingWu,Yan-JieZhao,Rui-BinWang,MinJiang,andQing-KunSong.Increased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and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alted meat and salted fa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2019, Vol. 47(8) 3841–3849. 2.YutianYu1 ,JingLing,LinglingYu,PengfeiLiu,andMinJiang, Closed-loop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al Nerve Stimul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22,15(731):1-7.
3. GUOYangzhi,DUJuan,JIANGMin,GUOWei,Full composition granules of Huanglian (RhizomaCoptidis)decrease the serum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and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levels and inhibit kidney nuclear factor-κBexpression in rats with high-fat diet-induced diabetes: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1,41(3):424-431.
4.任静,姜敏.抑郁症与阳虚体质的理论探讨[J].现代中医临床,2019,26(05):56-60.
5.张良登,姜敏,尹香花.高血压患者粪便菌群变化及中医病体证状态分析[J].西部中医药,2021,34(01):66-70.
6.石力,周振坤,苗瑞恒,李琰琴,姜敏.透刺法结合滞针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J].中医学报,2021,36(01):197-201.
7郭杨志,杜娟,姜敏.白虎汤调节IRS-1/PI3K/Akt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及血管重构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志,2021,27(01):23-30.
8.石力,周振坤,苗瑞恒,姜敏.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M_2AChR、α7nAChR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11):65-70.
9.何佩珊,胡凯文,冯兴中,姜敏,潘国凤,杨公博,张可睿.“老十针”缓解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相关疲乏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0):5313-5315.
第一作者:
姜敏,丁金芳,宋清坤,吴欣.北京高铁乘务人员中医体质调查及与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03):248-252.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