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潘华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2-08-15 导师主页
潘华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
神经肌肉病、肉毒素治疗与神经电生理
panhua0676@163.com

    潘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肌肉病科副主任,主持神经电生理室工作。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病,临床神经电生理及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一、擅长治疗周围神经病,运用临床与电生理手段为广大病患进行了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疑难杂症的鉴别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二、指导和参与电生理工作,为临床定位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大大推动了周围神经与肌肉病的诊疗工作。并带领电生理室发展至全国领先水平,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并承担全国肌电图进修培训任务。三、率先于本院开展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工作,并于肌电图引导下完成对复杂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精准治疗,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与九部论著编写,并担任两部论著副主编,主译《轻松学习肌电图》第二版。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及局级课题五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共计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建立中国健康成人身高相关和中国健康婴儿年龄相关F波正常值,相关结果分别于发表于Muscle & Nerve 和Clinical Neurophysiology两个神经电生理领域的权威杂志。

    担任多项社会任职,包括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分会骨质疏松分会电生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渐冻人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周围神经与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并担任《中华神经科》杂志及《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编委。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白脉软膏干预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2021/05-2022)

2. 早产儿婴儿期运动发育特点及相关电生理应用研究(2019/01-2022/12)

3. DPN-CHECK检测技术与糖尿病临床筛查评分及肌电图的比较研究(2017.09-2020.08)

4.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异常基底节环路理特征及脑深部电刺激调节机制研究子课题:脑深部电信号对原发性肌张力DBS治疗疗(2017/01-2020/12)

5.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丁苯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2016/07-2020/06)

6. 婴儿期不同月龄周围神经病变电诊断检测体系的建立(2016/01-2018/12)

7. 一项为期8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采用灵活剂量普瑞巴林 (150-600mg/天)治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2012)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重要学术论文(近5年)

1. DongningSu et al.,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21,132(9):2282-2289. (IF=4.861)

2. DongningSu et al., Front Neurol,2020, 2020,11:540. (IF=4.086)

3. Hua Panet al.,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21,131(5):1068-1074. (IF=4.861)

译著

《轻松学习肌电图 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操作指南(第2版)》主译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612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