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学院-张博源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0 导师主页
张博源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医学人文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医疗卫生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
james985@ccmu.edu.cn

张博源,男,1967年9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立法学、卫生法学。首都医科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兼任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卫生法学会理事。先后参与《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食品安全法》《精神卫生法》《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重要立法咨询工作。对基本卫生法、中医药和精神卫生地方立法有专门研究。2019年受聘为北京市精神卫生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先后承担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项;市教委面上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研究报告7部。最近5年在人权法、医药与公共卫生法律等研究领域建树颇丰。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1)健康权理论

个人代表专著1部:《卫生公共政策与法治的衔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原则的人权价值》,《人权》2019年第4期

(2)精神卫生法

共同主编著作2部:《精神健康地方法治研究:立法、实施与绩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精神健康社区治理与法治保障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

《需求侧视野下我国精神障碍者群体贫困风险治理的法治前景》,《人权》2020年第4期

《公共治理视野下北京市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服务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医院》2020年第11期

《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20年第12期

(3)中医药法

著作1部:《世界针灸政策与立法通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20,ISBN978-7-5132-5770-1。

论文5篇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法律规制》,《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年第6期

《放松管制背景下中医药服务风险治理的法治应对——基于医患双方的调查》,《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年第6期

《伦理学视野下对我国传统中药知识保护机制的探索》,《中国医院》2018年第5期

《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法律地位与立法保障》,《中国医院》2018年第5期

《中医药地方立法的实践困境与制度建设》,《地方立法研究》2018年第2期

    2019年初针对美国特朗普H.R.6法案进行了详尽分析后,撰写《针灸纳入美国联邦医保的进展与启示》的研究专报,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肯定性批示。

目前,纵深研究美国各州针灸立法。包括但不限于州议会法(Statute)和行政法典(Administration Code)。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