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院长。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经验,救治众多神经外科急危重病人,在脑肿瘤、椎管内肿瘤和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手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脑肿瘤、脑积水和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积极个体化综合治疗。
在脑胶质瘤综合治疗方面,及时追踪国际上有关脑胶质瘤治疗的最新理念,不断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基于这些先进理念相一致的治疗,已累积2000多例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积极倡导对晚期脑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特别在晚期脑胶质瘤的治疗上进行了系列探索,率先对晚期脑胶质瘤进行定义,并摸索出对晚期脑胶质瘤积极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方法,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在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方面,积极探索小儿神经系统肿瘤、小儿脑外伤、小儿脑出血及小儿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是儿童脑肿瘤全国领军人物之一,深入研究颅咽管瘤等儿童中线脑肿瘤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率领小儿神经外科团队对小儿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如脊髓栓系伴脂肪瘤、蛛网膜囊肿、先天性脑积水等)进行了临床研究,大幅提高了诊疗效果。此外,近来也对脑积水的病因、复杂性脑积水的认识、脑积水的手术适应症评估、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索,形成自己的诊疗特色,居国际先进水平。
[1] Wang, X., Zhao, C., Lin, J., Liu, H., Zeng, Q., Chen, H., Wang, Y., Xu, D., Chen, W., Xu, M., Zhang, E., Lin, D., & Lin, Z. (2023). Multi-omics analysis of adamantinomatous craniopharyngiomas reveals distinct molecular subgroups with prognostic and treatment response significanc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 Zheng, Z. Q. , Chen, J. T. , Zheng, M. C. , Yang, L. J. , & Lin, Z. X. . (2020). Nestin +/cd31 + cells in the hypoxic perivascular niche regulate glioblastoma chemoresistance by upregulating jag1 and dll4. Neuro-Oncology.
[2] Bao, L. , Li, X. , & Lin, Z. . (2019). Pten overexpression promotes glioblastoma death through triggering mitochondrial division and inactivating the akt pathway. Journal of Receptor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Research, 39(3), 1-11.
[3] Dong, N. , Guo, J. , Han, S. , Bao, L. , Diao, Y. , & Lin, Z. . (2019). Positive feedback loop of lncrna hoxc-as2/mir-876-5p/zeb1 to regulate emt in glioma.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12.
[4] Guo, J. X. , Wu, C. X. , Wang, P. F. , Li, Z. J. , & Han, S. . (2019). Bioactivity and safety of chimeric switch receptor t cells in glioblastoma patients.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24(6), 1158-1166.
[5] Lin, D. , Wang, Y. , Zhou, Z. , & Lin, Z. . (2019).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primary and recurrent craniopharyngiomas: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World Neurosurgery.
[6] Lin, C. , Lin, L. , Mao, S. , Yang, L. , Yi, L. , & Lin, X. , et al. (2018). Reconstituting glioma perivascular niches on a chip for insights into chemoresistance of glioma. Analytical Chemistry, 90, acs.analchem.8b02133-.
[7] Tang, W. , Chen, Y. , Wang, X. , Chen, Y. , & Zhang, J. . (2018). Expression of cxc-motif-chemokine 12 and the receptor c-x-c receptor 4 in glioma and theeffect on peritumoral brain edema. Oncology Letters, 15(2).
[8] Lin, C. , Lin, L. , Mao, S. , Yang, L. , Yi, L. , & Lin, X. , et al. (2018). Reconstituting glioma perivascular niches on a chip for insights into chemoresistance of glioma. Analytical Chemistry, 90, acs.analchem.8b02133-.
[9] Chen, J. , Mao, S. , Li, H. , Zheng, M. , & Lin, Z. X. . (2017). The pat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perivascular niche in different microvascular patterns of glioblastoma. Plos One, 12(8), e0182183.
[10] Zhongjun, L. , Junxiu, G. , Yujie, M. , Longbo, Z. , & Zhixiong, L. . (2017). Oncogenic role of microrna-30b-5p in glioblastoma through targeting 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 Oncology Research, 26(2), 219-230.
[11] Qiu, X. X. , Chen, L. , Wang, C. H. , Lin, Z. X. , Chen, B. J. , & You, N. , et al. (2016). The vascular notch ligands delta-like ligand 4 (dll4) and jagged1 (jag1) have opposing correlations with microvascularization but a uniform prognostic effect in primary glioblastoma: a preliminary study. World Neurosurgery, 88, 447-458.
[12] Zhang, J. F. , Chen, Y. , Lin, G. S. , Zhang, J. D. , Tang, W. L. , & Huang, J. H. , et al. (2016). High ifit1 expression predicts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 and ifit1 along with mgmt more accurately predicts prognosis in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Human pathology, 136-144.
[13] Zhang, Jf., Chen, Y., Qiu, Xx. et al. (2016). The vascular delta-like ligand-4 (DLL4)-Notch4 signaling correlates with angiogenesis in primary glioblastoma: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Tumor Biol. 37, 3797–3805.
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神经外科医生查房手册》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04
《脑积水》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08
重要奖项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人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与侵袭特征及其相关机制的系列研究 二等奖 200412
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第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 200508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第八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200602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中青年优秀论文贰等奖 200809
国务院 政府殊津贴 200902
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 2009年度青年奖 200905
福建医学科技奖(恒瑞杯) 一等奖 201111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201204
第六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 优秀论文奖 2014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