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永民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2 导师主页
刘永民 主任医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外科学(胸心外)
心脏主动脉外科的临床研究
liuyongmin100@sina.com

刘永民,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主动脉外科学术委员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长,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和《中国医药》杂志通信编委和编委,《心血管外科杂志》审稿人。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受聘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在巴黎Henri Mondor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工作一年。在法期间,从师于世界著名心脏瓣膜外科和心脏机械辅助专家Loisance教授,参与了人工心脏机械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多次参加了人工心脏辅助国际研讨会;并多次专题介绍了我国主动脉外科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刘永民主任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心血管外科的诊疗知识和技术,主刀完成各种心血管手术6000余例,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手术、瓣膜替换和成形术、复杂先心脏病手术和心脏肿瘤切除术等,手术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近十余年来,主要工作重心为主动脉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成大主动脉手术1000余例,包括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Cabrol、David等),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技术(SUN’s手术),升、降或腹主动脉血管置换术,升-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等,手术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各类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参著专业书籍编写三部,其中副主编一部。作为主要完成人,因《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系列研究》获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因《提高主动脉外科手术疗效的应用和研究》获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获2008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因《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刘永民主任于2015年成功申请左锁骨下动脉按需阻断分支支架专利,可简化孙氏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吻合过程,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利于推动孙氏手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在主动脉夹层发展及治疗的研究应用

2.国人主动脉夹层规范化诊疗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3.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脏器灌注不良手术策略的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在各类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参著专业书籍编写三部,其中副主编一部。作为主要完成人,因《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系列研究》获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因《提高主动脉外科手术疗效的应用和研究》获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获2008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因《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刘永民主任于2015年成功申请左锁骨下动脉按需阻断分支支架专利,可简化孙氏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吻合过程,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利于推动孙氏手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