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毕业,毕业后至202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同仁眼科中心工作,2024年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担任眼科主任。2009年及2010年分别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霍普金斯大学Wilmer眼科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斜视、弱视、中枢性眼球运动异常性疾病及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复杂斜视、外伤后斜视、颅内肿瘤及颅内出血等引起的斜视、免疫及感染相关的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治。曾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类)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等课题资助。近年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60余篇。目前担任SCI杂志《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的审稿人、《基础医学与临床》编委会委员、《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的通讯编委。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儿童眼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整合医学会感染免疫与神经眼科分会委员、北京市眼科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的课题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奖励。曾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北京怀柔医院挂职副院长。顺利完成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培训及考核工作。
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1. 运动融合中枢异常可塑性在间歇性外斜视发病中作用及其Synapsin调控机制. 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1~2024 55万
2. 视网膜异常发育可塑性在弱视发病中的作用及其Synapsin调控机制 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2~2024 20万
3. 北京郊区新生儿主要致盲性眼病和常见眼病的队列研究. 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2015~2018 42万
4. 运动融合中枢神经元可塑性机制及其对儿童斜视的干预研究 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2013~2015 14万
5. 视觉经验对运动融合中枢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 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2011~2012 9万
6. 房水流出通道对眼免疫赦免的影响及其机制 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07~2009 22万
7. 葡萄膜炎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才培养项目 2003~2006 6万
近年作为主要参加并完成的研究工作
1. 葡萄膜黑色素瘤蛋白质表达谱及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筛选鉴定 第三完成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1-2008.12
2. 视网膜信号诱导葡萄膜黑素细胞产生金属蛋白酶可能性研究 第三完成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03~2005
3. GATA-3对ACAID形成、重建的调控及对葡萄膜炎的预防作用 第二完成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
4. 共刺激分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第二完成人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2001~2003
5. 葡萄膜炎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 第二完成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0~2003
6. 保护蛋白在眼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葡萄膜炎的预防作用探讨 第二完成人
广东省高等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2000~2001
7. 实验性眼内炎症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在眼组织中的表达 第二完成人
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999~2002
1. Weijia Zhang, Nanxi Fei, Yachen Wang, Bingbing Yang, Chen Zhang, Zhihan Liu, Luyao Cheng, Junfa Li, Junfang Xian, Tao Fu. Functional changes in fusional vergence-related brain area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features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um Brain Mapping.2023;44(15):5002-5012.
2. Nanxi Fei, Yachen Wang, Bingbing Yang, Chen Zhang, Di Chang, Zhihan Liu, Luyao Cheng, Tao Fu, Junfang Xian. Structural and spontaneous functional brain changes in visual and oculomotor areas identified by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task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children. Brain Res.2023;1819:148543.
3. 王雅晨,程璐瑶,常笛,刘志瀚,张维嘉,傅涛.不同屈光矫正方法治疗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疗效观察.眼科, 2023, 32(6): 488-491.
4. 王雅晨,傅涛.共同性斜视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4): 366-369.
5. 王雅晨,张维嘉,傅涛.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 42(9): 1443-1448.
6. Zhang Y, Fu T*, Han S, Ding Y, Wang J, Zheng J, Li J*. Monocular Deprivation Affects Visual Cortex Plasticity Through cPKCγ-Modulated GluR1 Phosphorylation in Mice.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0;61(4):44.
7. Fu T*, Wang J, Ding Y, Zhang Y, Han S, Li J. Modulation of cPKCγ on Synapsin-Ia/b-Specific Phosphorylation Sites in the Developing Visual Cortex of Mice.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9;60(7):2676-2684. doi:10.1167/iovs.19-26675
8. 傅涛,丁艺超,郗平,王静.首诊于眼科的Skew偏斜一例分析. 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1): 69-70
9. Fu Tao*, Wang Jing, Moran Levin, Xi Ping, et al. (2017)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acquired comitant esotropia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s. Medicine, 96(46): 1-5
10. Zhou Li-Qin, Zuo Zhen-Tao, Wang Jing, Fu Tao*, CHEN Lin*. Abnormal Attentive Tracking in Children With Intermittent Exotropia.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7, 44(5): 407-413
11. 郗平,王静,韩松,李俊发,傅涛*.小鼠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常规蛋白激酶Cγ压型的动态表达及单眼剥夺对其表达的影响,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6):486-490.
12. 傅涛等. 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8): 62-63.
13. 郗平,王静,李俊发,傅涛*. 蛋白激酶 C-γ(cPKC-γ)及其在中枢的作用.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 2016, 6(1), 40-44.
14. 傅涛, 王静,苏庆,郗平,李育等.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控制能力与融合性辐辏和分开运动的关系. 中华试验眼科杂志, 2016,34(5):456-459.
15. Tao Fu*, Qing Su, Ping Xi, Song Han, Junfa Li*. Monocular deprivation delay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phosphorylated synapsin Ia/b at site-1 in contralateral visual cortex of juvenile mice. Neurochem Res, 2015, 40(3) : 524-530
16. Tao Fu*, Jing Wang, Moran Levin, Qing Su, Dongguo Li, Junfa Li*. Fusional Vergence Detected by Prism Bar and Synoptophore in Chinese Childhood Intermittent Exotropia. J Ophthalmology, 2015; 2015: 987048.
17. 李育,傅涛*. 间歇性外斜视发病与近视的关系. 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 161-164.
18. 傅涛, 王丽丽, 苏庆, 郗平. 下斜肌后退术后抗上转综合征一例. 眼科, 2014, 23(6): 432-433.
19. 傅涛*, 郗平, 王京辉, 苏庆, 李育, 卢炜. 三棱镜排镜法和同视机法测量正常儿童双眼运动融合功能的差异.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5年1月,17(1):53-56.
20. 苏庆, 韩松, 郗平, 李俊发, 傅涛* . Synapsin 在正常发育小鼠视皮层的表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4年5月, 32(5): 388-391.
21. 傅涛*,苏庆,郗平,卢炜,王丽丽. 弱视治疗过程中视差和立体视觉恢复的初步观察.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3年11月,15(11): 667-670.
22. 王丽丽,卢炜,傅涛*,苏庆. 弱视患者远、近视力差异的临床观察. 眼科, 2013年7月, 22(4):266-268.
23. 傅涛 郭健 焦永红* 王京辉 吴晓。第四脑室病变致一个半综合征一例。中华眼科杂志,2013年2月,49(2): 177-178
24. 苏庆, 周军, 傅涛*,卢炜, 王京辉. Hess屏面积比与眶底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复视的预后评估.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1月, 35(1): 7-9.
25. 傅涛*,卢炜。Skew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中华眼科杂志,2012年9月,48(9):856-860。
26. 傅涛,黄淑娟,颜榕,田国红,张晓君*。丘脑病变致顶盖前区综合征一例。中华眼科杂志,2012年4月,48(4):365-366。
27. 傅涛*, 卢炜, 苏庆, 王京辉.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融合功能研究. 眼科, 2012年11月,21(6): 398-400
28. 苏庆,傅涛*,李俊发*. 突触蛋白及其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作用. 国际眼科纵览. 2012年12月,36(6):423-428.
29. 傅涛*, 卢炜, 王京辉. 324例A-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眼科, 2011年5月,20(3):203-207.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