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实验动物室负责人。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药品和医疗器械合理使用与风险评估分会会长,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照明学会光生物和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生化与分子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多年来一直紧密结合临床,致力于脑梗、心梗等重大疾病再生修复靶点及治疗新方法、新药物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等20余项课题。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139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作为副主编出版全国创新型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药物毒理学》1部,参编编著和教材多部。培养药理学专业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人。
1. 国家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中药临床前研究”子课题-中药一类新药莫诺苷治疗脑卒中临床前药学、主要药效学、药代特性和急性毒性研究(2012ZX09102-201-016,2012-2016,187.66万)。
2. 国家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 :中药一类新药莫诺苷治疗脑卒中临床前研究(2009ZX09103-366,2009-2011,143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莫诺苷复合脑深部电刺激诱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脑梗后运动功能作用及机制研究 (82173795,2022-2025,55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山茱萸及其有效成分莫诺苷对脑卒中后神经血管稳态重构有效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81573633,2016-2019,60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山茱萸及其有效成分莫诺苷对脑卒中后神经血管稳态重构Eph B/Ephrin B信号通路的影响 (81373994,2014-2017,70万)。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山茱萸及其有效成分莫诺苷对脑卒中后神经血管稳态重构Wnt信号通路的影响(81173575,2012-2015,58万)。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茱萸及其有效成分莫诺苷对脑卒中神经血管稳态重构机制研究(30973893)。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莫诺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血管稳态重构作用及机制研究(30740053)。
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发生的影响(7102077)。
1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物质基础及调节机制(7062031)。
1. 针对脑血管病治疗理论研究,提出并验证一个新假说。在“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研究工作,提出“神经血管稳态重构”假说,认为:脑卒中等损伤能诱发自体干细胞跃迁增殖,但该反应持续时间较短,增殖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不足以修复大脑功能;通过给予外源性药物或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手段增强神经发生、血管新生,以及血脑屏障重构过程,促进神经血管单元稳态恢复,最终达到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并在该假说指导下开展单体化合物及神经调控技术对卒中后再生修复的作用研究,为卒中治疗提供机制明确的药物等手段,同时也进一步验证假说,为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 发现一个介导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新靶点。通过在体转基因动物水平以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两个水平开展“EphB4受体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EphB4在神经干细胞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为神经干细胞再生修复治疗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靶点。
3. 发现电刺激促神经发生改善卒中运动功能新机制。与临床合作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的研究,首次发现电刺激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和机制。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