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1 导师主页
周玉杰 主任医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内科学(心血管病)
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介入心脏病学,结构与瓣膜心脏病相关研究
azzyj12@163.com

  周玉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学术负责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学术负责人、获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入选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和“使命”人才、北京市高创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FACC,FHRS,FSCAI,FESC 资深会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心脏病协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病防治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周玉杰教授作为国际知名心血管专家,在冠心病诊疗领域深耕30余年做出突破性贡献,获美国复杂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终生成就奖,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专家。

一、开拓、引领、推动国内外冠心病微创介入治疗飞速发展

历时20年创新推广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率先大规模开展TRI,自主研发新器械,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主编国内及欧美第一部TRI著作,成为经典教科书,推动桡动脉成为介入首选入路,写入国际国内指南,推动我国TRI比例从20年前不足5%增至90.65%,居全球第一,建立世界上最权威冠心病微创介入体系并推广应用示范;显著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降低总体费用,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介入诊疗2万余例,提出危重症急救PIE2R模式;首创ATP术式攻克左主干分叉病变,突破介入治疗的禁区;3D打印锥形可降解支架获多国发明专利,实现临床转化。推动国产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微创介入治疗实现重大突破。

二、领航冠心病精准化诊疗

承担十三五精准重点专项,首创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冠心病精准化个体抗栓治疗方案,避免“工业化治疗”模式,推动我国冠心病精准治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CT-FFR 临床攻关获突破性进展,为第一个上市AI评价冠脉功能技术,推动冠心病优化诊疗决策前移,是精准医学里程碑式进展。历时10年研发动脉硬化(AS)斑块靶向药,开创AS靶向治疗的先河,可将药物递送至斑块局部,迅速逆转斑块,获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10项,成为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AS靶向纳米药,推动AS诊疗变革,入选高精尖重大项目库。

三.倡导老年血管疾病整体化防控管理模式

承担十四五科技部重点专项,推动老年血管疾病整体化防控模式与技术研究 。建设老年血管疾病研究队列和临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血管衰老靶点及早期探测的多模分子影像;提出血糖与冠心病死亡风险U型曲线,颠覆强化降糖理念,入选英国心脏协会十大进展;深入探索对比剂肾损伤的机制及防治,制定对比剂肾损伤防治指南,大幅降低对比剂肾损伤发生率;聚焦血管钙化机制,发现新型标志物,采用准分子激光技术攻克钙化病变;合作完成第一个国产PCSK9抑制剂上市,突破卡脖子技术,全方位推动老年血管疾病整体化防控模式与技术研究。

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近500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0分,获国际国内专利20余项,制定冠心病诊疗国家标准/指南/共识等20余部,获教育部一等奖等科技奖励7项。心血管TOP期刊JACC主编考察中国,撰文高度评价:“周玉杰及其团队的学术水平及临床技术国际一流,代表着中国有决心、有实力在国际心血管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老年血管疾病整体化防控模式与技术研究   2023/01-2025/12 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

2. 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诊疗规范和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2017/07-2020/12    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

3. 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 2022/09-2027/09 深圳市人民政府

4. 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在对比剂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2112022   2013/0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长链非编码RNA调节动脉钙化的作用和分子网络及RNAi纳米靶向干预的研究 82070293      2021/01-202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 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致心肌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瑞研究与教育合作     82011530140 2020/07-202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7. LncRNA 对动脉钙化作用机制的治疗和深入探索     7212027 2021/01-2023/1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 老年冠心病     ZYLX201303  2014/01-2016/12      北京市医管局

9. 3D打印完全可降解锥形冠状动脉支架的研发与评价       Z150001 2015/04-2018/0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0.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 PXM2019026272000006      2019/01-2019/12     北京市卫健委

11. 冠心病的诊疗方案与应用规范的精准化研究 PXM2019026272000005      2019/01-2019/12   北京市卫健委

12.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钙化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PXM2020026272000005      2020/01-2020/12   北京市卫健委

13.  愈合斑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研究 PXM2020026272000002      2020/01-2020/12    北京市卫健委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出版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1(ISBN: 9787117080927)

2.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出版于Springer,2017(ISBN:978-94-017-7349-2)

3.含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12)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94-98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出版于中国标准出版社,155066221022

5.LDL cholesterol levels and in-hospital bleeding in patients on high-intensity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indings from the CCC-ACS project 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1;42(33):3175-3186

6.Comparison of various insulin resistance surrogates on prognostic prediction and stratification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ype 2 diabetesmellitus发表于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2020/20/190

7.Association between admission hypoglycaemia and in-hospital and 3-year mortalit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发表于Heart,2010/96/1444-1450

8.The conical stent in coronary artery improves hemodynamic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ylindrical stent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227/166-171

9.Efficacyand safety of tafoleci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trial (CREDIT-2)发表于BMC Medicine,2023;28;21(1):77

10.HyaluronicAcid-Guided Cerasome Nano-Agents for Simultaneous Imaging and Treatment ofAdvanced Atherosclerosis 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2023;e2202416

11.Multi-axial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of conical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 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2021;30;66(24):2431-2433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