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马迎春
浏览量:53   转发量:3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所属专业: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邮箱 : mych323@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87569491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肾脏康复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负责人。发表中英文论著70余篇,主编书籍一部《CKD患者的功能障碍与康复策略》;作为责任作者发布《我国成人CKD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血液透析患者康复治疗的专家共识》《血液透析中心康复体系建设的专家共识》,团体标准《CKD患者康复服务规范》 2024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届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关村血液净化创新技术联盟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血液净化分会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肾病与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丰台区血透质控中心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肾病分会及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肾脏病康复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一、科室现有工作基础

① 临床工作:

肾内科病区床位18张,血液透析室床位34张,长期稳定血液透析(MHD)患者160余人,腹膜透析患者70余人,医护人员50余人。

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穿刺术以及肾脏组织病理诊断,主要诊疗项目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损害、高血压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淀粉样变肾损害、轻链沉积肾损害;肾血管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免疫结缔组织病肾损害、各种药物及食物中毒等的诊断和治疗;

开展了多种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持续床旁血液滤过(CRRT)、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等;

科室设立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持续床旁血液滤过(CRRT)及肾脏病康复治疗多个亚专业,肾脏病综合诊疗实力已达到北京地区综合三级医院的水平。病区年治疗收入800-1000万;血液透析年治疗收入近2000万,近年来学科发展迅速,为中心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② 科研与教学:多年来连续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授课、实习、见习工作;承担科技部课题1项,财政部课题 8项,院级课题10余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1项,国内外合作课题10余项。核心期刊发表论著54篇,综述18篇,康复服务规范1篇,专家共识3篇,主编学术专著1部,科室团队具有很好的科研技术势力。

③ 康复技术优势和诊疗特色:依托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康复医学方面的优势,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鼓励、教育、运动、就业和评估。

1)在国内率先牵头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运动康复多中心研究多项。《运动康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血液透析室运动康复实施障碍的影响因素》《运动康复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相关研究已经发表。

2)举办肾脏病康复多种学术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肾脏病康复的技术、理念和经验。包括连续8次举办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肾脏康复分论坛坛主;连续3次举办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分论坛;连续3次举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学术年会肾脏病康复分论坛。3)发布《我国成人CKD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提出了适合CKD患者运动康复的处方FITT原则,即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模式(Type),形成了较为规范的CK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CKD患者生活质量;

4)科室团队主编书籍一部《CKD患者的功能障碍与康复策略》,参编书籍一部《老年CKD康复训练师实务培训》;牵头发布《我国成人血液透析患者康复治疗的专家共识》《血液透析中心康复体系建设的专家共识》《CKD患者功能评估及康复服务规范》;

5)科室负责人承担的重要学术任职: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关村血液净化创新技术联盟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肾病营养学组成员,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6)在北京地区成立了血液透析联合体,建立血液透析患者上下转诊绿色通道,方便百姓就医,大力推广肾脏病康复技术、理念和经验,提升中心学术影响力:肾内科在10余年的学科发展中,与北京市12家血液透析中心成立北京市血液透析联合体,并与丰台区15家血液透析中心组成丰台区血液透析联合体,联合体单位共有长期稳定血液透析患者3756例,近年来多次共同合作,包括北京市首发基金、丰台区课题等,具有了很好的科研合作基础。

7)加强肾内科病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持续床旁血液滤过(CRRT)四个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展肾脏病患者资源,不断提升肾脏病诊断能力和治疗技术水平: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以老年、糖尿病、多种合并症透析患者居多,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通路及心肺功能障碍,科室近期将开展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干预技术、可调钠透析超滤技术、腹膜透析患者结构化模块管理模式、CRRT技术等等,不断提升肾内科医护人员的诊疗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实施DRG政策的大环境下,肾内科多项病种实施临床路径化管理,不仅缩短住院时间,增加病区周转,大大节省住院患者治疗费用,为中心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二、科室未来发展方向:

      聚焦肾脏病康复主责主业,对肾内科门诊、病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的患者,最大限度与康复科室合作,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模式。比如:增加病区患者功能障碍的评定项目/康复治疗项目、居家腹膜透析的运动康复技术、血液透析中的运动/心理康复干预、CRRT患者的床旁康复/心肺康复等等,对于CKD不同分期的患者,针对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合并症、肾脏功能水平、ADL状况以及功能障碍状况,实施个体化的功能障碍的评定以及肾脏病康复服务;

    依托中国康复中心的康复资源平台和优势,在北京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广肾脏病康复技术,建立国内首家肾脏病康复基地,促进我国肾脏病康复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1)肾脏病康复专家团队:包括临床、康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康复、认知康复、康复评定科等)医护人员组成,多学科合作,为CKD合并功能障碍的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 

2)肾内科负责人目前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及北京康复医学会重要学术职务,专委会专家委员遍布全国以及北京多个地区,未来将依托学会平台,把有志于肾脏病康复医学事业的广大同仁、康复医疗机构、相关企业积极组织起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关于康复对慢性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相关的研究,为肾病康复的实施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3)撰写肾脏病康复相关的专家共识、康复服务规范、学术专著,为广大肾内科医生做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康复管理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预计2025年下半年,肾内科团队还即将牵头发布国内首部《中国慢性肾脏病康复治疗指南》;

4)学术交流:每年定期开展以慢性肾病康复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进展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国际肾脏病学康复相关的高水平专家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学习发达国家肾病康复的先进经验;

5)科普宣传:编写肾病康复相关的科普手册,发放给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推广肾病康复的理念;向患者以及家属发放肾病康复相关的图册、视频,或者通过广播、网络、媒体等方式宣传肾病康复的技术和手段;

6)咨询服务:通过媒体、微博、微信、科普讲座、义诊等形式,为广大基层医生以及患者和家属提供肾病康复咨询服务;

7)专家会诊:定期组织专家义诊、网络远程会诊、肾康复公益行等形式,为广大基层医生以及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肾病康复的专家会诊服务;

8)编辑专业刊物:组织肾病康复领域相关专家,编辑肾病康复相关的书籍或刊物,发布肾病康复相关的指南以及分享国外先进的肾病康复经验和理念。 



项目情况

     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共病状态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in Geriatric Comorbidities,AKI-GC)人群越来越多,功能残疾患病率高达 90%以 上,不仅增加住院和死亡的风险,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护理压 力。研究显示,康复治疗改善 AKI-GC 人群的功能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肾脏 功能保护。然而,目前我国适合 AKI-GC 人群的康复治疗设备严重落后, 难以满足 越来越多的康复治疗需求,亟待研发新型适合 AKI-GC 智慧诊疗及肾康复设备。

     本项目研发智慧诊疗可穿戴式数据检测系统---功能障碍评估系统---肾脏运动康复设备----智慧诊疗物联网软件系统, 实施监测 AKI-GC 人群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息、日常活动能力水平及功能残疾状况(包括焦虑、抑郁、认知、营养、语言、运动功能等)。同时基于多场景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评定 AKI-GC 人群运动、 心理、认知、语言、吞咽、心脑肺肾、二便等功能残疾状况。研发 AKI-GC 智慧诊 疗及肾脏康复运动设备并推广应用,为患者制定、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跨区域、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验证 AKI-GC 智慧诊疗及肾康复设备在减少医疗人力成本、降低 AKI-GC 人群功能残疾、实现肾脏功能保护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构建 1 套多信 息融合、多场景应用的远程网络医疗-康复-照护范式,发布老年共病急性肾损伤康复服务规范1部。


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课题号:2023YFC3605505, AKI-GC智慧诊疗及肾康复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课题执行时间:2023-12至2025-11, 研究经费:245万元, 在研, 主持

2、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点项目,课题号:KFKT-2023-00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功能障碍评估及运动康复技术规范推广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课题执行时间:2023-12至2026-12, 研究经费50万元, 在研, 主持

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课题号:2022ZX-15,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课题执行时间:2022-07至2025-06, 研究经费2.6万元, 在研, 主持

4、北京市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临床研究,课题号:2020-98,运动康复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侧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课题执行时间:

2020-06至2026-06, 研究经费6.0万元,在研,主持

5、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临床研究,课题号:2020-05,血液透析中心肾康复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课题执行时间:2023-06至2026-05, 研究经费4.0万元,在研,主持



研究成果

一、主要研究成果:

     围绕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下降的现状,研发了适合我国成年CKD患者的运动康复技术,并进行了优化和临床验证,以CKD患者功能障碍及运动康复开展了系列研究,制定了我国成人CKD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发布了适合CKD患者运动康复的处方FITT原则,即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模式(Type),形成了较为规范的CK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并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CKD患者生活质量,对降低CKD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家庭和社会回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学术专著1部,团体标准1项,专家共识3篇,软件著作1项。

主要发现及创新点:

1. 制定了我国成人CKD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适合CKD患者运动康复的处方FITT原则,即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模式(Type),形成了较为规范的CK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并在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CKD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回归;

2.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单位,率先在国内牵头完成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运动康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依托该研究平台,项目第一完成人单位编排了《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卧位体操》视频,该视频已在国内多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推广应用;

3. 揭示了运动康复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功能障碍的重要作用:运动康复改善MHD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提高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从而降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重要作用,为广大肾内科医护工作者做好MHD患者的运动康复管理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

4. 阐述了我国成年CKD患者以及MHD患者功能障碍现状:包括生理功能降低、心理认知功能障碍、心肺耐力及生活质量评分下降等,呼吁广大肾内科医护人员关注CKD患者功能障碍现状,及早实施综合康复管理,对减轻CKD患者功能障碍现状,减轻家庭和社会护理负担,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临床实际意义;

5. 撰写了国内首部《慢性肾脏病患者功能障碍与康复策略》的学术专著:将CKD患者功能障碍、运动和心理康复策略、康复护理、社会和职业康复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建立CKD患者规范化康复治疗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二、近5年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主要代表性论文目录:

1.Cheng Y J, Zhao X J, Zeng W, et al. Effect of Intradialytic Exercise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 Pilot and Feasibility Study[J]. Blood Purif,2020,49(4):409-418.

2.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专业委员会,马迎春.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35(7):537-543.

3. Wang X X, Lin Z H, Wang Y, et al. Motivators for and Barriers to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 Hemodialysis Centers: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urvey[J]. Am J Phys Med Rehabil,2020,99(5):424-429.

4.戴珊珊,于海艳,黎爽,等. 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及铁代谢的影响[J]. 华西医学,2020,35(7):781-787.

5.戴珊珊,马迎春. 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体脂成分的影响[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5):434-437.

6.张莉, 马迎春, 左力. 我国成人血液透析患者康复治疗的专家共识[J]. 中国血液净化, 2021,20(11):721-727.

7.魏媛媛, 马迎春, 左力. 血液透析室(中心)肾脏病康复体系建设的专家共识[J]. 中国血液净化, 2021,20(12):823-829.

8.王婷婷, 张晓颖, 戴珊珊, 等. 音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2,38(12):1048-1054.

9.Yingchun Ma; Tianyu Xiang; Peng Wang; Limin Liao ; Creatinine-based equations to 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Clinical Nephrology, 2023, 99(5): 219-227

10.张兰,马迎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就业状况的多中心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23 年 7 月第 38 卷第 7 期.

11.张莉,戴珊珊,马迎春等.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心肾脏病康复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23,7(22),7:537-541.

12.王欣欣,马迎春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侧上肢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23, 第23卷第1期,53-61.

13.Ying Chun MA, Yang Xie, LiMin LIAO.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estimation by a neural network model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Clinical nephrology.2024.4(101).298-307

14.张兰,马迎春. 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糖代谢异常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 第45卷第6期,944-948.

三、学术论文外的学术成果:

1. 团体标准,马迎春;慢性肾脏病患者康复服务规范,T/CARD035—202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2-11-7(团体标准);

2.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运动康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马迎春)(科研奖励)

3. 肾脏病康复临床标准化诊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4(马迎春)(科研奖励)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