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擅长: 抑郁症的快速治疗、难治性抑郁的诊治;失眠、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压力问题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及规范化的、个体化的、全病程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心理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精神卫生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994年起从事精神卫生专业,有14年丰富的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工作经验,2008年起从事综合医院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兼有中西医结合学习及工作经验。
临床专业特长及科研方向:抑郁症的快速治疗、难治性抑郁的诊治;失眠、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压力问题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及规范化的、个体化的、全病程的治疗。曾负责或参与多项市级、国家级课题,重点研究方向为快速抗抑郁治疗新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综合医院病房会诊创新服务模式研究与应用。作为负责人,2018年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建设项目、2021年获批精神卫生专业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
代表性论文:Single i.v. ketamine augmentation of newly initiated escitalopram for major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4-week study. Y.-D. Hu#, Y.-T. Xiang*, J.-X. Fang, S. Zu, S. Sha, H. Shi, G. S. Ungvari, C. U. Correll, H. F. K. Chiu, Y. Xue, T.-F. Tian, A.-S. Wu, X. Ma and G. Wang*.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16 Feb;46(3):623-35.(影响因子5.811、精神病学Ⅰ区杂志)。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比如,《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年8月学术动态专栏以“氯胺酮单次给药可快速启动和增加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 为题报道了该研究成果。2017年7月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杂志(影响因子57分)发表的一篇综述中评价本研究是国际首次氯胺酮合并抗抑郁剂的有效性研究,这标志着我国在氯胺酮快速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业绩与获奖:与北京安定医院合作项目《抑郁症量化诊疗全病程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获2024年度北京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2024年度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指导、医视中国网主办、国家康复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精神心理健康医械创新会议暨“好医工”岗位技能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度第三届首都医科创新与转化项目展示与科技评价活动(优秀项目组)三等奖、获2020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项目名称: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治疗研究,本人排名第一);曾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第四届年会优秀论文奖等。获2022年度北京朝阳医院技术创新奖三等奖、2020年度北京朝阳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奖、2019年度北京朝阳医院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019年获朝阳区“优秀医师”称号;获2017年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三十周年优秀会员奖;因参加2008年四川抗震救灾于2009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目前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和医疗卫生领域专家系统、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系统的评审专家库的专家。
目前是《发育医学电子杂志》编委,《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北京医学》、《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
学术组织任职: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常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抑郁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委、中国标准化协会卫生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协同研究网络平台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领域专家、北京市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1.艾司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治疗新技术在青少年及剖宫产产妇人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院级课题,2022-08-16至2025-07-31,负责人
2.单次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联合一种口服抗抑郁剂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横向课题,2021-08-06至2022-12-31,负责人
3.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与生物样本库平台建设,国家级,2019-10-19至2021-09-01,分中心负责人
4.基于移动技术的抑郁障碍疾病管理平台的研发,局级,2019-03-14至2020-12-31,分中心负责人
5.2018年度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综合医院精神心理优质服务能力平台建设,省部级,2018-12-12至2020-12-31,负责人
6.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附加盐酸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的临床研究,局级,2018-02-08至2020-12-31,负责人
7.心理行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抑郁情绪、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局级,2017-01-20至2019-12-31,分中心负责人
8.基于客观指标和量化评价的抑郁障碍诊疗适宜技术研究,国家级,2016-09-29至2020-12-31,分中心负责人
论文:
1.Validation of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in patients with COPD:
a cross-sectional study,BMC Psychiatry,共同通讯
2.Esketamine vs Midazolam in Boosting the Efficacy of Oral Antidepressants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JAMA Network Open Trial,共同作者
3.Comparison of Residual Depressive Symptoms,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Depression and First Episode Depression After Acute Treatment in China.,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共同通讯
4.Single i.v. ketamine augmentation of newly initiated escitalopram for major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4-week study.Psychological Medicine,第一作者
5.Comparative efficacy of face-to-face and 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Front Psychiatry,通讯
6.艾司氯胺酮抗抑郁作用临床研究进展,北京医学,通讯
7.氯胺酮治疗抑郁症抗自杀作用的初步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通讯
8.氯胺酮抗抑郁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北京医学,通讯
9.单剂氯胺酮抗抑郁治疗对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通讯
10.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学术讨论),中华精神科杂志,第一作者
获奖:
与北京安定医院合作项目《抑郁症量化诊疗全病程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获2024年度北京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2024年度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指导、医视中国网主办、国家康复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精神心理健康医械创新会议暨“好医工”岗位技能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度第三届首都医科创新与转化项目展示与科技评价活动(优秀项目组)三等奖、获2020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项目名称: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治疗研究,本人排名第一);曾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第四届年会优秀论文奖等。获2022年度北京朝阳医院技术创新奖三等奖、2020年度北京朝阳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奖、2019年度北京朝阳医院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019年获朝阳区“优秀医师”称号;获2017年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三十周年优秀会员奖;因参加2008年四川抗震救灾于2009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