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王军强
浏览量:997   转发量:9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所属专业: 外科学
  • 邮箱 : drw-jq@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58517096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军强,创伤骨科知名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工程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创伤与关节委员会副组长、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IEEE智慧医疗技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科技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骨伤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担任骨科内固定学会AO讲师团讲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创伤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委员会讲师。获评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创人才、北京科技新星、北京 “十百千”卫生人才、北京215人才、北京市医管中心“登峰”计划人才。

王军强教授自2003年始,率先在国内开展骨科机器人系列数字化手术装备的转化医学研究,持续专注骨折智能化微创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连续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十四五“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医用机器人”重点专项组长,并主持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突破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人机安全交互、远程手术操作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我国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并完成临床示范应用与评价,为大范围推广和应用骨科机器人手术技术提供了基本准则、临床依据和操作规范,推动了骨科智能微创理念的发展和技术普及。国际首创11种机器人辅助骨折治疗新术式,实现骨折微创手术方法新突破。

依托骨科机器人系列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该领域学术论文39篇,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论文和SCI高引文章;单篇国际顶刊SCI学术论文影响因子20.6分。先后获得两届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武警部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首届首都转化医学大赛一等奖。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创伤骨科、智能骨科、骨科机器人、微创、激光、医工结合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王军强教授团队积极申请各级科研项目课题,基于医工交叉的融合创新特点,在培养措施方面采用“跨界”式培养,鼓励以临床需求牵引的关键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方式开展研究,通过跨站博后联合培养、国际交流博后和访问学者计划、短期专题培训的方式,开展医工交叉人才培养。通过项目资助、成果转化激励,学术奖项申报的多途径机制,激励团队成员成长,培养了一支基于医用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微创骨折治疗体系研发队伍。目前正在开展人工肩肘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机器人的应用研究,突破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肩肘关节严重创伤疾患和肘关节关节炎等疾患的关键技术。探索基于生物材料的骨折复位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新的骨折复位机制。使智能骨科手术技术不仅能完成疑难疾患的诊治,也能对常见疾患进行诊治。提高四肢和关节内骨折脱位等疾患的微创诊疗水平。现已有团队成员成为北京科技新星4名。  


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课题/

任务)名称

立项编号

计划

名称

项目

来源

起止

年月

经费

(万元)

本人

作用

1

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

2022YFC24075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

科技部中国生物发展中心

2022.012025.10

3200万

项目

负责人

2

多适应证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制

2017YFC01106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部中国生物发展中心

2017.072020.12

3000万

项目

负责人

3

面向骨钻削的激光骨科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评价研究

 

22L2057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重点研究专题-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01 2025.12

 

100万

项目

负责人


研究成果

1、 “Remote orthopedic robotic surgery: make fracture treatment no longer limited by geography” Junqiang Wang, Jinqi Li, Yu Wang, Mehran Armand, Xieyuan Jiang 2023《Science Bulletin》

2、“Laser rapid drilling of bone tissue in minimizing thermal injury and  debris towards orthopedic surgery”Lingfei Ji, Litian Zhang, Lijie Cao, Jincan Zheng , Junqiang Wang* , Wei Han,Honglong Zhang 2022《Materials & Design》

3、“Effect of Local Delivery of Vancomycin and Tobramycin on Bone Regeneration”Wei Han, , Lei Zhang , Ling-jia Yu,  Jun-qiang Wang*

2021《Orthopaedic Surgery》

4、“Robot-assisted S2 screw fixation for posterior pelvic ring injury”Wang, Junqiang; Zhang, Teng; Han, Wei ; Hua, KeHan; Wu, Xinbao

2020《Injury》

5、“Evaluation of a Bi-Planar Robot Navigation System for Insertion of Cannulated Screws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s”Meng He, Wei Han, Chun-peng Zhao, Yong-gang Su, Li Zhou, Xin-bao Wu, Jun-qiang Wang*2019 《Orthopaedic Surgery》

6、“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ic images on the spatial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a CAOS system”Junqiang Wang,Yu Wang,Gang Zhu, Xiangqian Chen, Xiangrui Zhao, Huiting Qiao, Yubo Fan 2018《Int J Med Robotics 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

7、《数字骨科学-创伤骨科分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2019

8、《机器人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技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