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丽华简介:
• 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儿童中心主任
• 通州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 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年,主研方向为新生儿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擅长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其他专业方向: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高危新生儿随访,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心理行为健康评估及干预指导。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2015年获中华医学奖二等奖,2019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奖,2023年获5.1首都劳动奖章,2018年获通州榜样提名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20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2部,参编专业相关试题集9部。申请专利2项。
• 主要社会任职
–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副组委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儿科学分会基层儿科委员会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慢病第二届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儿童重症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 北京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分会常务理事
– 《中国医药导报》《中国药物警戒》《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妇儿健康导刊》编委、审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是一所拥有145年历史的综合医院,始建于1878年,在1882年医院曾以“妇婴医院”命名,儿科很强大。经历了百年的变迁,潞河医院发展为大型综合医院,儿科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室。潞河医院儿童中心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科室,是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点,北京市重点专科培育科室,通州区危重新生儿转会诊中心,北京市哮喘与过敏反应标准化门诊。获得通州区“高质量党建引领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党建创新项目B类支持,通州区高层次人才支持发展计划领军人才支持。
儿童中心有医护人员69人,医生26人,护士43人。开设了病区、门诊和急诊。病区包括新生儿监护室和普儿病区(婴儿监护室),门诊包括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门急诊量15万/年左右,出院患者2000多人/年。专科门诊开设了:1、儿童哮喘及过敏反应门诊:诊治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2、儿童营养代谢门诊:诊治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消瘦、高血压等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问题;3、儿童心理行为门诊:评估和诊治儿童青少年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语言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落后、学习困难、自闭症、抑郁状态等心理行为问题;4、新生儿随访门诊:0-3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指导,早期识别生长发育落后的患儿,尽早干预指导;5、儿童心理咨询:家庭及个体咨询指导,沙盘,绘画,团体辅导等诊疗活动。6、儿童发育落后的功能促进(康复)。开展的关键技术有:1、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呼吸、循环、营养、神经保护单元。呼吸机、脐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术、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术、新生儿眼底检查、多功能脑电监护、脑血流检测、脑氧饱和度监测等。2、儿童气管镜检查及诊治技术、儿童呼吸机使用、儿童肺功能检测、视力筛查、骨密度检测、激发实验、生长发育监测等。3、儿童心理行为测评、咨询、指导、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训练、儿童运动功能训练、团体辅导等。
与产科紧密合作,在分娩前、中、后都参与到产科的工作中。成功救治最小胎龄25+周,出生体重580g的超早产儿,危重新生儿转会诊救治辐射到周边北三县地区。
开展医联体工作,与区域内及周边的津冀单位建立医联体。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指导及转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派医生出诊,实现上下转诊。
除了常规医疗工作,还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专科生的理论课与实践教学任务,承担全科医师和3+2规范化培训、成人教育的理论课及临床实习任务。在培研究生6名。现有市级、区级和院级课题12项,教学课题5项,近5年出版教材2部,1部主编、1部副主编,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2篇。组织区级继续教育会议6次,获得市级继续教育项目6项。
防病大于治病,在0-16岁年龄段,实现了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体化监测、评估、指导及管理。《in空间-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数字助理解决方案》入选2022年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第一届慢病防治典型数字产品与服务项目,是全国入围项目中唯一一个关于儿童的项目。开展科普宣传、家长课题、医校共建等活动。
潞河儿童中心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完善和壮大,我们将竭诚为副中心及周边的宝宝做好健康服务,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在研课题项目:
1、项目名称: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β淀粉样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 3.00 万元
项目批准号:2022KF04,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08 – 2024.08
2、通州区两高人才领军人才项目 30万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五年的研究成果
发表文章:
1.Wu R,LiL*,TIan Z,et al. Nitrpgen balance of verypreterm infants with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Tur J Ped,2019,61:352-358.
2. Kailing Wang*,Sitong Bi,Lihua Li, et al. Etiological analysis of 480 children with acute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rchives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22,49(3):116-120.
3. Hongxiu Yang,Lixuan Hou,Lihua Li. Ultrasensitive thrombin 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three-way junction initiated dual signal amplification, Journal of Analytic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13(49):1-8.
4.Zedan Hu1 ,Sitong Bi1 , Lihua Li,et al. Association of screen exposure with psychosocial problems in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ntiers in Pediatrics, 2023 Jan 13;10:961137. doi:10.3389/fped.2022.961137.
5. Hongbo Wu,Lihua Li. Clinical Efficacy of Early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on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Physicians and Surgeons Pakistan,2023, 33(02):1-3.
6. Lili zang,Lihuali. SIRT3 improves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damage caused by 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 through deacetylation of FOXO1. Allergol Immunopatho,2023,51(2):191-204.
7.吴鸿波, 刘伟,杨红秀,李丽华,等. 北京市通州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5(5):89-93.
8..吴鸿波,李曼曼,林丽丽,李丽华. 单中心儿科门急诊0-16岁儿童10年死亡数据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5):852-856.
9. 毕思童,李丽华,基于GEO数据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2,30(4):385-391.
10. 杨红秀,李丽华,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炎症和细胞凋亡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20(2):173-178.
11. 李曼曼、李丽华,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对远期生命质量的影响,广西医学,2022,44(5):474-478.
12. 韩莹、李丽华,微信平台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出院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2,30(1):138-142.
课题:
1. 课题名称:Aβ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5万
编号:KM201910025001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2019.01-2021.12
2. 课题名称:基于智能物联技术的远程儿童肥胖管理平台建设 3.75万
编号:KJ2020CX004-01 通州区科委项目 2020.01-2021.05
3. 课题名称:情景教学在全科医生儿科培训中的应用及评价 0.5万
编号:2021JYS032 首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课题 2021.4-2022.12
4. 项目名称: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β淀粉样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3.00 万元
项目批准号:2022KF04,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08 – 2024.08
编书:
1. 《儿科学》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2. 《儿科学课间实习手册》,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
3.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儿科学模拟试卷》,参编,2014-2023年每年一版,共9版。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