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临检中心兼输血科副主任
教育经历:
(1) 2013-09 至 2016-07,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博士
(2) 2005-09 至 2008-07, 首都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 硕士
(3) 2000-09 至 2005-07,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 临床医学, 学士
佑安医院临检中心秉承佑安人“尊道厚德、互佑平安”的文化理念,坚持“求实、奉献、精湛、创新” 的工作态度,贯彻“安为先,需为天,法为准,德为本”的质量方针,围绕防、治、保、康为中心的实验室诊断职责,形成了集病原微生物诊断、临床生化及免疫评估为一体的实验室特色诊断体系,在检验质量、医疗服务能力、科研教学水平、区域辐射力量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医疗服务——精准高效,持续提升临床服务质量
临床检验质量是医疗质量的前提,服务临床诊疗是佑安检验人的根本。临检中心设有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微生物检验、性病艾滋病检验六个专业组,配备有国际先进的检验设备,开展各种检验项目300余项。在院党委和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娄金丽主任的带领下,临检中心以国际ISO 15189为质量标准,建立并运行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医学检验工作。2015年7月,临检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顺利通过认证。2016年11月正式获得CNAS 颁发的ISO15189实验室认可证书。2017年10月临检中心成为国内第一家“自身免疫性肝病示范实验室”。
专业领航——深耕发展,倾力打造特色诊断平台
十年间,随着医院的发展与转型,临检中心聚焦专业特色,深耕厚植,由单一的肝病传染病诊疗平台逐步延伸,构建了病毒性肝炎诊断平台、肿瘤标志物筛查平台、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平台、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及HIV诊断平台、病原微生物诊断平台、免疫功能评价六大诊断平台,形成了集病原微生物诊断、临床生化及免疫评估为一体的实验室特色诊断体系,在病原学诊断、自身抗体检测及细胞免疫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科教并重——以研促教,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发展
“重教学”以固其本,“强科研”以成其高。十年前,临检中心仅有3名高级职称人员,十年间, 通过人才引进及自身培养相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前瞻性人才梯队,现有高级职称人员22人,博士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临检中心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是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和北京佑安医院检验教研室所在地,是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的博士培养点及硕士培养点,同时也是全国检验专业进修基地之一。
在充分满足临床检验诊断工作的基础上,临检中心高度重视学科发展。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等近40项科研项目,近5年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0余篇。 临检中心在自身提升的同时,也将影响力辐射到周边,将先进的技术和总结的经验分享给社会,已出版成册《自身免疫性肝病》、《性病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策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人自我防范读本》等若干书籍,并定期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和检测技术推广学习班,已成为本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会议。
使命担当——坚守疫线,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新冠疫情爆发后,我院作为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临检中心临危受命,24小时内完成特检实验室组建及运行,并获批北京市第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位。从最初的手工操作到设备介入,到现在的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工作站,临检中心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扩大检测团队,实验室达到日检最大3万管核酸检测能力,创造了一个个不可逾越的佑安检验速度。
疫情发生三年以来,临检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党支部书记于艳华和科室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全体工作人员全年无休,一直奋战在一线,已完成超4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为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守城”之余不忘携手抗疫,2021年临检中心派出驰援河北新冠核酸检测人员12人、支援地坛医院核酸检测1人,2022年派出支援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及实验室检测2人,服从抗疫大局,彰显大爱情怀。
2020年临检中心在北京检验医学学术年会上荣获“2020 年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奖”。2020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先进集体”称号,1人获“北京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先进个人”称号。临检中心党支部荣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支部书记于艳华荣获“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临检中心2021年度荣获北京市事业单位集体“记大功”奖励。临检中心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始终坚守岗位,抗击疫情,无畏前行,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难仗、善打胜仗的检测团队。
佑安医院临检中心集全科之力以开拓进取,用智慧与汗水、用奉献与拼搏绘就了一幅幅充满激情与奋斗的画卷。立足新时代、展望新未来,临检中心全体职工将始终以奋斗之姿、实干之态,努力完善学科建设,满足和服务临床需求,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
(1)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肝移植患者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肠道定植特点及筛查策略的建立, 2022-11 至 2025-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2019FY101212, 传染性疾病人群感染病原敏感性与耐药性监测调研, 2020-01 至 2023-12
(3)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科技计划, Z221100007922009, 通用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2022-06 至 2023-06
(1)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肝移植患者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肠道定植特点及筛查策略的建立, 2022-11 至 2025-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2019FY101212, 传染性疾病人群感染病原敏感性与耐药性监测调研, 2020-01 至 2023-12
(3)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科技计划, Z221100007922009, 通用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2022-06 至 2023-06
(1) Ning Liu;Gengxia Yang; Yanhua Yu(通信作者)et.al.; Epidemic, riskfactors of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its effecton the early prognosis of livertransplantation,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Microbiology, 2022, 12 (期刊论文)
(2)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 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化专家共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 43(12):1181-1195 (期刊论文)
(3) Ding, Xiurong; Yu, Yanhua(共同第一作者); Lu, Bichao; et.al. Dynamicprofil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hospitalized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MEDICINE,2020, 58(8): 1365-1371 (期刊论文)
(4) Yu Yanhua; Lin Yanming; Yang Gengxia;Tian Lin ; The interplay between TGF-beta/SMAD andBMP/SMAD signaling pathwaysin the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A549 cells induced bysilica,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 2018, 28(4): 286-292 (期刊论文)
(5)Yu, Yanhua; Chen, Ming; Lou, Jinli; et.a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patients withliver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6, 7(9): 13127-13134 (期刊论文)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