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博士就读于日本著名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研究所,毕业后获得JSPS外籍特别研究员项目资助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入职工作成为研究所首位华人助理教授。2021年归国全职加入北京同仁医院工作。长期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1)胰岛素囊泡转运,锚定和融合的分子机制;(2)肠促胰素的分泌机制;(3)单基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4)调节性分泌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日本JSPS基金青年项目和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项。在JCI、Diabetes、eLife、JBC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入选第14届北京海聚人才青年项目。
1. Exophilin5在胰岛素囊泡的非锚定融合中的作用及机制(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在研)。
2. 肠促胰素分泌机制的研究。
3. 单基因糖尿病分子机制的研究。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在胰岛素囊泡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通过研究Granuphilin介导胰岛素囊泡锚定的分子机制提出了胰岛素囊泡非功能性锚定并非融合的先决条件且会抑制胰岛素囊泡融合的新理论(JBC,2011);通过研究Exophilin7的分子机制阐明了细胞膜的脂类分子与胰岛素囊泡锚定融合的关系(MBC,2013);通过研究Exophilin8的分子机制阐明了肌动蛋白皮层区的胰岛素囊泡的分泌机制(eLife,,2017);通过研究Melanophilin在胰岛素囊泡融合中的分子机制,证明了胰岛素囊泡新型融合模式的存在,论证了新型融合模式在正常胰岛和2型糖尿病胰岛中的作用,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向(Diabetes,2020)。在慢性代谢性疾病方面,发现Exophilin5在哮喘中的作用,阐明了调节性分泌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分子机制,为哮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向(JCI,2020)。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