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要讲授中医诊断学等课程,荣获第二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文竞赛三等奖,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14、2016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三等奖,2018、2021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2项。指导2013级优秀学生张孝刚等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首届“慧医谷杯”2018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冯建春名医传承工作站负责人。临床主要诊治妇科、消化等常见内科疾病。
团队成员均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熟练掌握研究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基础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热门实验技术,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基于PHB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NLRP3炎症小体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失调的机制,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补肾生血药调控JAK2-STATs通路纠正造血细胞增殖-凋亡失衡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研究,参加;
3. 北京市教委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面上项目,从炎症小体探讨乌梅丸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内稳态的作用机制,主持;
4. 北京市教委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重点课题,补肾生血法,健脾养血法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参加;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基于L-VGCC通路对针刺调节妊娠晚期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助产机制研究,参加;
6. 首都医科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从肠道内环境稳态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主持。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基于PHB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NLRP3炎症小体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失调的机制,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补肾生血药调控JAK2-STATs通路纠正造血细胞增殖-凋亡失衡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研究,参加;
3. 北京市教委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面上项目,从炎症小体探讨乌梅丸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内稳态的作用机制,主持;
4. 北京市教委首都中医药研究专项,重点课题,补肾生血法,健脾养血法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参加;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基于L-VGCC通路对针刺调节妊娠晚期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助产机制研究,参加;
6. 首都医科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从肠道内环境稳态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主持。
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专利1项,参编学术专著10余部。作为主要起草人参编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疲劳的评定标准》(2017年)、世界中联专业委员会标准《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2019年)、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3部分问诊(2021年)。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