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专业上主攻脊柱外科,特别是颈腰椎退行性病变及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各种复杂脊柱骨折,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个人年均脊柱疾病手术量超过300台。针对目前国内外陈旧性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治疗的困境,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开拓性的进行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移植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该脊髓损伤修复材料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该类研究的可行性,为未来脊髓损伤修复材料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临床经验;对于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开展了损伤部位硬膜囊内减压脊髓松解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5次以课题负责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为187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10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与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分课题“陈旧性脊髓损伤硬膜囊内减压脊髓松解术的临床研究”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课题“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 2014年以第二申请人身份获得辽宁自然科学奖1项。
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学会矫形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骨科基础学会常务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是《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为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团队根据患者需求及目前国内外手术技术的发展,同时利用骨科天玑机器人,大力发展脊柱微创,2020年度先后开展了骨科天玑机器人辅助下腰椎侧前方减压融合术(OLIF)、腰椎前方减压融合术(ALIF)、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术(UBE)及微创下腰椎后方MIS-TLIF技术,力求复杂手术简单化,使患者在术后能尽早下地活动,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床位使用率及周转率。
项目(任务)名称 | 经费 (万元) | 起止时间 | 项目(任务)来源 | 排名 |
神经炎性反应及神经免疫激活参与实验性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的外周机制(30400455) | 8 | 2005.01-2005.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PIC-BDNF-Navs 途径参与实验性神经根性疼痛的机制研究(30772214) | 28 | 2008.01-201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TRPV1受体在成体大鼠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痛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81071514) | 32 | 2011.01-2013.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不同刺激模式诱致坐骨神经痛总脊髓胶质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70 | 2013.01-2016.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陈旧性脊髓损伤硬膜囊内减压脊髓松解术的临床研究 | 90 | 2016.01-2017.12 |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1 |
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 73.2 | 2016.07-2020.1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1 |
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复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完全性胸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XDA01030501) | 252 | 2015.01-2016.1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2 |
功能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移植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XDA01030501) | 150 | 2015.11-2017.1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2 |
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完全性胸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XDA01030501) | 300 | 2015.12-2017.1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2 |
脊髓损伤修复材料的临床研究(D161100002816003) | 200 | 2016.01-2020.03 | 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 | 2 |
机器人辅助单一体位斜前方腰椎椎间融合术(SP-O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 疗效分析及置钉准确性评价 (XMLX202104) | 30 | 2021.04-2024.03 | 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临床技术创新项目 | 1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靶向递送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S22ZX12081) | 20 | 2022.10-2025.09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 | 3 |
NeuroRegen scaffold负载ChABC&Cetuximab移植对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49 | 2024.01-2027.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项目(任务)名称 | 经费 (万元) | 起止时间 | 项目(任务)来源 | 排名 |
神经炎性反应及神经免疫激活参与实验性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疼痛的外周机制(30400455) | 8 | 2005.01-2005.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PIC-BDNF-Navs 途径参与实验性神经根性疼痛的机制研究(30772214) | 28 | 2008.01-201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TRPV1受体在成体大鼠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痛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81071514) | 32 | 2011.01-2013.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不同刺激模式诱致坐骨神经痛总脊髓胶质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70 | 2013.01-2016.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陈旧性脊髓损伤硬膜囊内减压脊髓松解术的临床研究 | 90 | 2016.01-2017.12 |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1 |
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 73.2 | 2016.07-2020.1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1 |
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复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完全性胸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XDA01030501) | 252 | 2015.01-2016.1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2 |
功能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移植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XDA01030501) | 150 | 2015.11-2017.1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2 |
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完全性胸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XDA01030501) | 300 | 2015.12-2017.1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2 |
脊髓损伤修复材料的临床研究(D161100002816003) | 200 | 2016.01-2020.03 | 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 | 2 |
机器人辅助单一体位斜前方腰椎椎间融合术(SP-O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 疗效分析及置钉准确性评价 (XMLX202104) | 30 | 2021.04-2024.03 | 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临床技术创新项目 | 1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靶向递送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S22ZX12081) | 20 | 2022.10-2025.09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 | 3 |
NeuroRegen scaffold负载ChABC&Cetuximab移植对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49 | 2024.01-2027.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近五年发表论文
1. A review of the hemivertebrae and hemivertebra resection. Br J Neurosurg,2020. (通讯作者)
2.Risk factors and the surgery affection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and its mortality after acute 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Medicine, 2017. (通讯作者)
3. A cost-utility analysis of Dynesys dynamic stabilization versus instrumented 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disease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 2017.(通讯作者)
4.Risk factors for non-fusion segment disease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spondylosis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long-term follow-up of 171 patient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17. (通讯作者)
5. 脊髓损伤住院患者1027 例流行病学分析. 脊柱外科杂志,2016. (通讯作者)
6. 年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式及早期死亡率分析. 北京医学,2016. (通讯作者)
7. 硬膜囊内减压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通讯作者)
8. Nogo蛋白及其抗体在脊髓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通讯作者)
9. 颈椎手术发生脑脊液漏的多因素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通讯作者)
10. 嗅鞘细胞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通讯作者)
所获成果奖励
1、部队指战员腰痛的病因学调查、防治及相关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9
2、四肢战创伤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7
3、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的病因学调查、防护及相关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排名第9
4、炎性痛和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神经学机制 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2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