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杨华清
浏览量:213   转发量:6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所属专业: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邮箱 : yhq402@126.com
  • 工作电话 : 010-5698155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杨华清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肌骨康复与肢体重建专家。

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lizarov技术学组主任委员、马蹄内翻足康复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委员等10余项学术任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四肢畸形外科主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公开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所设计的手术和外固定器械获30余项国家专利。先后承担或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近10项,主编参编著作7部。2019年度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领军人才”计划,2020年度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20年作为领军人获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肌骨康复与肢体重建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一康复中心作为北京市最大的肢体矫形与肌骨康复中心之一,是以肢体畸形、骨关节、脊柱疾病的矫形与康复治疗为特色,以临床、康复、科研深度融合,实现跨专业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多学科合作的医疗创新团队。在负责人杨华清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以微创骨外固定肢体再生控制技术和肌骨加速康复诊疗技术为核心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多学科多模式的融合与技术创新。

      科室将发明、改进的肢体矫形新技术融合归纳,形成了 “微创系统化治疗肢体畸形”的系列方法,累计在全国近200家医院应用,救治肢残患者2万余例。创新性的提出了肌骨加速康复理念和诊疗技术,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组织再生修复”的理念与技术,利用组织自我修复的能力,结合无创、微创治疗技术与肌骨加速康复技术,改变传统“开大刀”的骨科治疗模式。科室所开展的诸多创新项目先后获得了15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累计取得创新成果17项,转化3项。

     在开展创新工作的同时,科室不忘公益。2017年以来,在负责人杨华清的带领下,科室响应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尤其是青海、贵州、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开展残疾人医疗救助及健康扶贫活动。针对青海省高原地区骨关节疾病和肢残发病率高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经济、医疗现状,开展技术攻关,应用创新技术累计救治病患3000余例,其中手术治疗300余例,实现健康脱贫。 

     科室累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次,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参编专著7部,获国家专利30余项。2016年度获批石景山区及北京市创新工作室,2018年度获批石景山区医学重点支持专科,2019年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团队”,2020年获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年获批石景山区医学重点专科。2022年获批“全国工人先锋号”。


项目情况

1)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数字化微创截骨辅助 Ilizarov 技术在下肢畸形精准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2)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外固定技术在严重残障髋关节重建技术研究;

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课题:陈旧性脊髓损伤硬膜囊内减压脊髓松解术的临床研究;

4)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项目: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5)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项目:微创扇形截骨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不等长中的应用研究;

6)北京市科委“首都市民健康项目培育”项目: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卫生问题的关系研究。


科研项目

1)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数字化微创截骨辅助 Ilizarov 技术在下肢畸形精准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2)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外固定技术在严重残障髋关节重建技术研究

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课题:陈旧性脊髓损伤硬膜囊内减压脊髓松解术的临床研究

4)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项目: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5)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项目:微创扇形截骨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不等长中的应用研究

6)北京市科委“首都市民健康项目培育”项目: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卫生问题的关系研究


研究成果

一、重要学术论文:

[1]杨华清,李强,刘晓磊,张鸿悦,董明,章耀华.3D打印技术在矫形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02):250-252.

[2]杨华清,章耀华,张鸿悦,李强,杨云,姚建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翻修原因分析和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08):890-894.

[3]杨华清,张鸿悦,章耀华,杨云,姚建祥.马蹄内翻足的分类及外科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08):883-886+878.

[4]杨华清,张鸿悦,章耀华,刘晓磊,李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08):896-899.

[5]张永国,杨华清,彭爱民,韩庆海,杨启昌,李翔,贺云辉,周强,裴广杰.高海拔地区Ilizarov技术治疗严重髋关节残障[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1,29(03):267-269.

[6]章耀华,杨华清,李强,刘晓磊,杨云.可调节支具结合康复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8):962-963.

[7]章耀华,杨华清,李强,韩庆海,彭爱民,曲龙,夏和桃.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14):1324-1326.

[8]杨华清,章耀华,韩庆海,彭爱民,郑学建,秦泗河,夏和桃.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结合髓内钉行股骨延长的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12):1524-1529.

[9]杨华清,章耀华,李强,张洪剑,刘晓磊.可调节支具在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9):1814-1816.

二、参编著作:

1)《骨科微创治疗技术》 副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04

2)《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06

3)《实用骨外固定学》编委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12

4)《外固定与足踝重建》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4

5)《肢体延长与重建》编委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705

三、重要奖项

1)正骨复位外固定技术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901

2)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正骨外固定适宜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911

3)改良新型骨外固定器械 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 三等奖 202104

四、专利

1)ZL201310400954.7 肘关节动静结合调控外固定器

2)ZL201821152583.X   一种马蹄内翻足三维矫形器

3)ZL201920162112.5   截骨工具

4)ZL202021579860.2   异种锁针槽及锁针器  

5)ZL202021585098.9    一种T型弧形板外固定器  

6)ZL202021578934.0    一种锁针器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