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教育及工作经历
Personal Profile
1998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2004年获浙江大学肿瘤(内科)学博士学位。
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神经肿瘤化疗博士后临床研究工作。
2006年9月至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开展神经肿瘤化疗工作,2009年6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中心主任。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获美国神经肿瘤协会国际项目fellowship资助(5万美元),赴美国哈佛大学Dana-Farber肿瘤中心访问学者一年,师从美国著名神经肿瘤化疗专家Patrick Yung Wen(历任美国神经肿瘤学会主席、Neuro-Oncology杂志主编),轮转了Dana-Farber/Brigham and Women's Cancer Center的成人神经肿瘤化疗科,及Dana-Farber/Boston Children’s Cancer Center的儿童神经肿瘤化疗科,系统学习了美国成人及儿童脑肿瘤临床化疗的先进经验,并在导师指导下重点培训了如何设计和实施新药的临床试验。
自2004年开始专业从事神经肿瘤化疗,专注神经肿瘤化疗18年,诊疗近两万例次,是国内早期专业从事神经肿瘤化疗的医生,诊疗经验丰富。
神经肿瘤化疗团队共有8名成员,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临床医生6人,科研助理1人,科室秘书1人。
神经肿瘤化疗是神经科学和肿瘤学的交叉学科,团队医生专业背景涵盖了肿瘤内科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康复,多学科交叉融合。配备专职基础研究人员,致力推进神经肿瘤化疗科研工作。科室秘书统筹科室行政事务及协助主任工作,保障团队高效运行。
本团队为国内首个神经肿瘤化疗专科,也是目前国内年出院人次最多的脑肿瘤化疗专业团队之一,年收治全国各地脑肿瘤疑难患者近4000例次,团队专业能力深受同行及患者赞誉和肯定。针对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新药化疗方案研究在美国神经肿瘤年会进行大会报告;儿童视路及脑干低级别胶质瘤的改良化疗方案研究不仅提高了治疗有效率,而且保留了视觉功能及缓解脑干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主持难治性胶质瘤、复发髓母细胞瘤等在研课题10项。每年举办神经肿瘤多学科学术会议及学术沙龙,开展神经肿瘤多学科学术研讨,致力于推动神经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和多学科协作。同时,为基层培养专科医生数名,推动神经肿瘤化疗诊疗水平同质化。
主持并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胶质瘤专项课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在研课题有针对复发胶质母细胞瘤、复发髓母细胞瘤、复发难治脑膜瘤、复发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等的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方面的十余项临床试验:
(1)卡度尼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的弥漫中线胶质瘤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横向。
(2)佩米替尼单药治疗携带FGFR变异复发胶质瘤单臂、Ⅱ期临床研究。横向。
(3)卡铂联合长春新碱改良化疗方案对视路胶质瘤患儿视觉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2-2-8012)。41.60万元。
(4)阿帕替尼治疗成人复发非典型/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研究。横向课题(SBHX27),2.90万元。
(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CV方案治疗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的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横向课题(SBHX24)。10万元。
(6)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及依托泊苷胶囊治疗儿童复发髓母细胞瘤的单臂临床Ⅱ期研究。横向课题(SBHX28),4.40万元。
(7)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成人复发脑胶质瘤的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北京健康促进会(SBHX23)。5.00万元。
(8)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成人初次复发的原发胶质母细胞瘤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横向课题(SBHX21),3.825万元。
(9)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治疗复发的原发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探索性研究。希思科-恒瑞肿瘤研究基金(Y-HR2018-312),6万元。
(1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CV方案治疗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的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2021年海淀区卫生健康发展科研培育计划(HP2021-19-50802)。5万元。
(11)阿帕替尼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预测研究。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自主立项(2021ZZLX03)。10万元。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首创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难治性播散复发胶质瘤的临床化疗方案研究,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50%。在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化疗上的创新性研究也取得激动人心的效果,客观反应率从50%提高到80%。相关研究结果均在国际性神经肿瘤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或壁报展示交流。
为《中国肿瘤医师临床实践指南丛书——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胶质瘤治疗新技术及进展》、《Brain Tumor》等多本专著撰写或翻译神经肿瘤化疗章节书稿。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5年发表论文如下:
(1) Ge J, Li C, Xue F, Qi S, Gao Z, Yu C, Zhang J*. Apatinib Plus Temozolomide: An Effective Salvag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Glioblastoma, Front Oncol, 2021,10:601175. doi: 10.3389/fonc.2020.601175.
(2) Ge JJ, Li C, Qi SP, Xue FJ, Gao ZM, Yu CJ, Zhang JP*. Combining 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and cytotoxic agents for recurrent disseminated glioblast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BMC Cancer, 2020, 20(1):24.
(3) Ge JJ, Li C, Zhang JP*. Long-term remission of recurrent brainstem pilocytic astrocytoma with neuraxis dissemination using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after failure of vincristine and carboplatin: A case report. World Neurosurg, 2018, 110:397-402.
(4) 张俊平. 儿童脑干胶质瘤化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5):520-523.
(5) 盖菁菁, 李程, 郜志孟, 薛凤君, 张俊平. 卡铂联合长春新碱改良方案治疗儿童脑干低级别胶质瘤.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5):451-455.
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秘书兼常务委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系务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学组副组长、常务委员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