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助理,北京大学骨科学博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Edin),香港骨科医学院院士(FHKCOS)。
200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获得骨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工作至今。工作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三年骨科培训,在香港威尔斯亲王等医院接受英联邦国家体系的外科和骨科专科培训,于2010年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认证考试,获得两家学院认可的骨科专科资质,长期参与我院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并于2013年7月获得香港骨科学院认可的“教官(Trainer)”资格。获得2012年“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骨科学博士学位。
本人所在团队自2003年起,长期从事骨科机器人的基础应用和临床转化研究,陆续承担骨科手术机器人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数十项,突破骨科手术精准定位、人机安全交互、机器人构型等关键技术,建立机器人手术安全控制策略,实现骨科机器人规范操作。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川类注册证的骨科机器人,突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开创多种机器人治疗骨折术式,实现微创手术新突破并将该技术已推广全国,参与撰写国际首部骨科机器人手术临床指南。
发表文章:
[1] Han W, Jia Z, Zhang T, et al. A case report of the first successful use of 3D image-guided robot-assisted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J]. Intelligent Surgery, 2023,6:50-53.
[2] Wang J, Zhang T, Han W, et al. Robot-assisted S2 screw fixation for posterior pelvic ring injury[J]. Injury, 2023,54 Suppl 2:S3-S7.
[3] Zhang T, Jia Z, Han W,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a 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 System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Orthop Surg, 2023,15(3):878-887.
[4] Wei Han, Teng Zhang, Yong-gang Su, Chun-peng Zhao, Li Zhou, Xin-bao Wu, Jun-qiang Wang.Percutaneous Robot-Assisted versus Freehand S2 lliosacral Screw Fixation in Unstable PosteriorPelvic Ring Fracture[J]ORTHOPAEDIC SURGERY, 2022,14(2): 221-228.
[5] Han W, Lei Zhang, Ling-jia Yu, Jun-qiang Wang. Effect of Local Delivery of Vancomycin and Tobramycin on Bone Regeneration[J]ORTHOPAEDIC SURGERY, 2021, 13(5): 1654-1661.
[6]Meng He, Wei Han, Chun-peng Zhao, Yong-gang Su, Li Zhou, Xin-bao Wu, Jun-giang Wang.Evaluation of a Bi-Planar Robot Navigation System for Insertion of Cannulated Screws in FemoralNeck Fractures[J]0rthopaedic Surgery, 2019,11(3): 373-379.
[7]韩巍.数字骨科技术在股骨颈骨折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24,37(2): 111-113
[8]刘莹,王振中,韩巍.3D打印定制化腕关节置换的围术期效果观察[J]北京医学,2023.
[9]李铭夫,王军强,孙志坚,李庭,陈依民,韩巍.踝部骨折双切口手术中使用止血带与否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2,7(5):292-298.
[10]韩巍,张腾,米萌,等.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预防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内翻及塌陷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8):88-91.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1.18.022
[11]韩巍,张腾,黄强,等.锥形束CT引导机器人辅助反肩关节肩盂基座螺钉导针置入精准度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1,40(03):245-251.
[12]韩巍,张腾,苏永刚,等.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固定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1,40(03):257-262.
[13]韩巍,张腾,王军强,等.应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0,5(06):324-329+339.DOI:10.19548/j.2096-269x.2020.06.002.
专利:
序号 | 专利名称 | 状态 | 时间 | 排名 |
1 | 骨针固定装置和骨手术导航设备 | 授权 | 2023年6月 | 一 |
2 | 肩关节复位器 | 授权 | 2024年3月 | 二 |
3 | 肩关节置换手术术前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授权 | 2024年10月 | 二 |
4 | 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授权 | 2024年2月 | 三 |
5 | 肘关节外固定旋转轴的定位方法及导航系统 | 授权 | 2023年7月 | 一 |
6 | 肘关节置换手术术前规划系统 | 授权 | 2025年2月 | 三 |
7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装置 | 授权 | 2024年8月 | 二 |
8 | 激光手术机器人的辅助规划定位装置及激光手术机器人系统 | 授权 | 2024年7月 | 二 |
9 | 肩关节置换结构 | 授权 | 2024年10月 | 二 |
10 | 牵引校正装置 | 授权 | 2024年10月 | 一 |
11 | 一种骨针定位器 | 授权 | 2023年10月 | 一 |
12 | 一种扩髓用激光辅助定位装置 | 授权 | 2024年6月 | 二 |
13 | 一种手术导航定位装置和手术机器人系统 | 授权 | 2023年9月 | 一 |
14 | 一种指示光与激光的合束的调节装置和激光器 | 授权 | 2023年9月 | 一 |
15 | 一种自动对焦的激光测距装置和激光系统 | 授权 | 2024年6月 | 三 |
16 | 激光光束的光斑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实审 | 2022年12月 | 一 |
17 | 肩关节置换手术中关节盂特征点提取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 实审 | 2024年1月 | 三 |
18 | 一种应力测定牵引系统 | 实审 | 2024年1月 | 一 |
19 | 一种长骨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 实审 | 2024年3月 | 三 |
20 | 一种指示光与激光的合束的调节装置和调节方法 | 实审 | 2024年10月 | 一 |
21 | 一种姿态感知牵引系统 | 实审 | 2024年2月 | 一 |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