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杨迎新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3 导师主页
杨迎新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五官科学
儿童近视、青光眼、退行性视神经病变、白内障
yangyingxin@bjzhongyi.com

杨迎新,男,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眼科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务委员。师从国际眼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眼科专家王宁利教授学习各种青光眼手术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同时为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曹建辉教授关门弟子。中医金针拨障术切口外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曾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各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 9篇,总影响因子24.42。致力于青光眼及视神经病变的相关研究,带领科室成员修订《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证明长期有氧运动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积极作用,为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在基础研究中,证实慢性压力通过自噬通路对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脑-视网膜轴及神经精神疾病与眼病的密切联系奠定基础。在门诊和周边学校积极开展儿童近视筛查,将梅花针、艾灸、耳豆等中医外治法相结合,提出“贺氏三通法”防控儿童近视的特色治疗,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循证课题、科技部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等相关临床课题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循证研究,从科学角度促进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充分结合中医内外治法,通过中医内服、熏蒸、针灸等多种手段改善黄斑病变、干眼症等易复眼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1) 李松玉; 杨迎新; 杨潮; 杨自逸; 薛雨辛; 冯晶华 ; 不同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 的Meta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23, 23(1): 97-102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 

(2) 李松玉; 杨潮; 吴小艳; 李牧什; 杨迎新 ; 穴位按摩联合远眺训练对减缓低度混合性儿童近视进展的 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 32(8): 614-618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 

(3) Qiuyan Ma; Jian Zhou; Yuxin Xue; Yanting Xia; Jianguo Wu; Yingxin,Yang ; Analysis of aerobic exercise influence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doi: 10.4103/ijo.IJO_1195_22), 2022, 70(12): 4228-4234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

 (4) Qiuyan Ma; Jian Zhou; Ziyi Yang; Yuxin Xue; Xinran Xie; Tiejun Li; Yingxin Yang ; Mingmu Xiaoyao granules regulate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to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reverse retinal abnormalities in rat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doi: 10.3389/fphar.2022.1003614), 2022, 13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作者 )

(5) 王波; 杨迎新 ;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探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辨治思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 32(10): 801-805 (期刊论文)

(6) 杨潮; 杨迎新; 马秋艳; 武燕; 李铁军 ; 一种负压抽吸器, 2020-8-31, 中国, ZL 2020 2 1863803.7. (专利)

(7) 杨潮; 杨迎新; 郑玉红; 李喜文; 马秋艳; 武燕; 李铁军; 陈兴星 ; 一种带隔离保护装置的眼科检查 设备, 2019-06-14, 中国, ZL 2019 2 0897519.2 (专利) 

(8) 中国标准, 杨迎新 ;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T/CACM 1155——2019, 中华中医 药学会, 2019-01-30 (标准)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