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骨外科学博士。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关节外科、下肢畸形矫正,积水潭医院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疾病。微创,保膝保髋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等。各种下肢畸形及足踝畸形的矫正手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青年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民盟北京市医疗卫生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多个中英文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
在研主持课题
1. 双磷酸盐羟基磷灰石涂层合并微孔结构在骨质疏松模型体内的骨长入研究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编号:320.6750.2021-20-4,12万)
2.智能水凝胶涂层抗菌与成骨技术研究
北京积水潭医院青年人才培养学科骨干计划项目(编号:XKXX202208,8万)
3.精准化切除与骨缺损个性化修复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技基金(编号:2024GZWJKJXM0801,4万)
4.基于β-catenin/USP1通路调控Th17/Treg平衡探讨靶向CD4+T纳米肉桂醛凝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qiankehejichu-ZK[2024]-yiban581,10万)
5 被覆含镓智能水凝胶的钽材料抗菌与成骨技术研究
贵州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医学科研联合基金项目 (编号2024GZYXKYJJXM0134 ,10万)
第一作者论文
1. Ji S, Zhao B, Gao Y, Xie J, Han H, Wu Q, Yang D. Cinnamaldehyde attenuates streptozocin-induced diabetic osteoporosis in a rat model by modulating netrin-1/DCC-UNC5B signal transduction. Front Pharmacol. 2024 Apr 2;15:1367806. doi: 10.3389/fphar.2024.1367806.
2. Ji S,Gao Y,Zhang J, Pan F, Zhu K,Jiang X,Zhou Y.High tibial lateral closing wedge and opening wedge valgusosteotomy produce differenteffects on posterior tibial slope and patellar height. Front Surg. 2023 Sep 9;9:1054351. DOI: 10.3389/fsurg.2023.1219614.
3. Ji S, Huang Y, Zhou Y, Wang C, Wang X, Ma C, Jiang X. Pre-operative predictive factors of residual varus on the mechanical axis after Oxford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Front Surg. 2023 Jan 9;9:1054351. doi: 10.3389/fsurg.2022.1054351.
4. Ji S, Jiang X, Han H, Wang C, Wang C, Yang D. Prediabete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 risk: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2 Aug 10:e3568. doi: 10.1002/dmrr.3568.
5. 改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22. 37(15):1913-1918.
6.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智慧医疗问诊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3):133-136
7.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疗效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10):1486-1490.
8. Oxford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后内翻多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2):293-297.
9. 骨科医师英语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0,40(11):1584-1587.
10. Scarf联合Akin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20):2885-2888.
11. 胫骨高位闭合截骨与开放截骨对胫骨后倾及髌骨高度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0,40(10):1394-1398.
1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局部超声药物透入辅助镇痛和功能锻炼的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12):2289-2292.
1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上移对临床功能和运动学参数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11):1526-1531.
14 膝关节翻修术后关节线变化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16):1-4.
15. Effect of Joint Line Elevation after Posterior-stabilized and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n Clinical Function and Kinematic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5,128(21):2866-2872.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位置变化及其与膝关节临床功能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5,(12):10-13.
17. 不同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5,(31):4367-4369,4372.
18.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胫关节运动学轨迹的数字化模型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3):252-258.
19. 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1):1165-1169.
20. 垫片设计对TKA术后髌骨倾斜和胫骨旋转运动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8):33-35.
21. 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的影响[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6):336-339.
22. 垫片改良设计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功能和膝关节运动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0):1556-1560.
23.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30例随访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9):1455-1458.
24. 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的相关研究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3):2505-2510.
第一完成人获得专利
发明2项
1. 用于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的截骨引导装置 ZL 2019 1 0053040.4
2. 股骨头支撑结构 ZL 2021 1 0811833.6
实用新型2项
1. 植骨装置 ZL 2015 2 1005366.5
2.一种膝关节截骨锁定板ZL 2021 2 1152492.8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