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冯超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1 导师主页
冯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外科学
临床医学-骨科学
tddjb@sohu.com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儿骨科专业至今,2012年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儿童关节镜相关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关节镜微创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膝关节疾患。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1]冯超, 郭源, 张建立. 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穿针方式效果分析[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8, 29(5):3.

[2]冯超, 张建立, 王玉琨.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0(5):4.

[3]冯超, 张建立, 王玉琨.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胫骨髁间棘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4):5.

[4]冯超, 王玉琨, 张建立, et al. 大收肌腱移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初期效果分析[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2, 33(6):5.

[5]万世奇, 冯超, 张建立. 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膝关节盘状软骨损伤46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4, 54(33):2.

[6]冯超, 于文浩, 万世奇, et al. 带线锚钉固定髌腱止点下移治疗儿童高位髌骨屡发性脱位[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6, 37(9):4.

[7]冯超, 万世奇, 郭源, et al. 保守和手术治疗儿童MeyersⅢ型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7, 38(5):7.

[8]冯超, 万世奇, 郭源. 关节镜下复位逆行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 3(6):5.

[9]冯超, 万世奇, 吕学敏,等. 单入路关节镜辅助治疗难复性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1):6.

[10]祖帕尔·苏来曼, 冯超*. 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下极骨软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0年5卷4期, 226-230页, 2020.

[11]冯超, 万世奇, 吕学敏,等. 关节镜辅助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 28(9):5.

[12]冯超, 万世奇, 杨征,等. 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全髌腱止点上移治疗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J].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15):6.

[13]冯超, 郭源. 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远端重排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 41(5):6.

[14]黄林, 冯超*, et al. 98例儿童滑雪运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分析[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2, 43(3):5.

[15]冯超, 黄林, 徐云峰, 等. 基于骨龄评估的经骺板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治疗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 [J] . 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16) : 1028-1036.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220514-00275.

[16]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诊疗指南:韧带实质部损伤 [J] . 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16) : 1009-1027.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211027-00627(编写专家兼主笔)

[17]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诊疗指南:胫骨髁间棘骨折 [J] . 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3) : 129-140. DOI: 10.3760/cma.j.cn121113-20211109-00642.(编写专家兼主笔)

两个指南均入选STAR分级2022年国内指南共识top300。

[18]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诊疗指南(2024年版) [J] . 中华骨科杂志, 2024, 44(2) : 65-69.(编写专家兼主笔)

[19]Feng C, Guo Y, Zhu Z, Zhang J, Wang Y.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 pinning for fractures with coronal lateral obliquity. J Pediatr Orthop. 2012;32(2):196–200.

[20]Feng C*, Wan S, et al.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inning configurations for a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 with coronal medial obliquity. J Pediatr Orthop B. 2012;21(6):495–498.

[21]Feng C, Lv XM, Wan SQ, Guo Y. A Single Approach to Arthroscopic Reduction and Debridement for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in 12 Infants. Med Sci Monit. 2019;25:8807–8813. Published 2019 Nov 21. doi:10.12659/MSM.916434

[22]Huang L, Qian ZH, Yang Z, Lv XM, Feng C*. Comparison of Habitual Versus Recurrent Patellar Disloca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ifferences in Radiological Features. Orthop J Sports Med. 2023 Jul 14;11(7):23259671231180574. doi: 10.1177/23259671231180574. PMID: 37465209; PMCID: PMC10350775.

[23]黄林,冯超*, et al.四联手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 实用骨科杂志,2024,30(5):414-418.

[24]Kai Yang, Qingxuan Jia, Chao Feng*, Juxiang Huang*, Gang Chen, Zheng Yang, Force model of robot bone grinding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asurement, 2024, 243, 116124(冯超通讯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SCI,JCR Q1,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5.2)。

[25]Yi-Fan Wang; Yu-Qi Yang; Gang Chen; Tong Li; Ju-Xiang Huang; Zheng Yang; Chao Feng*,Bone layers identification of orthopaedic medical robot based on force/torque and vibration signals in biomedical technology,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冯超通讯作者,单位是北京积水潭医院,SCI,JCR Q2,影响因子:2.7 )。

[26]Weihang Tao; Juxiang Huang*; Yunfeng Xu; Chao Feng; Dongjiao Wang and Kai Yang, SCFE Screw Trajectory Designing Method Integrating Greedy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3D CT Images, Frontie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2024, 387:601-611. (EI检索,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27]Sitong Tai; Juxiang Huang*; Yunfeng Xu; Chao Feng; Zheng Yang; Dongjiao Wang,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Indexes for Robotic-Assisted Epiphyseal Bar Resection Surgery Utilizing the AHP-EM Approach,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CISP-BMEI 2024) , 2024, Shanghai, China. (EI检索,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