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冯海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7 导师主页
冯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外科学(胸心外)
外周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及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的研究
fenghai543@126.com

热爱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熟练掌握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并对血管外科疑难病例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外周动脉及静脉疾病的腔内及外科治疗;胸腹主动脉疾病的腔内及外科手术治疗,如胸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病变的杂交手术治理;布加综合征的介入及各种转流术式等。

能够熟练应用专业外语,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于近期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参与编写《血管淋巴管外科学》、《援疆实用外科手册》、《腔静脉外科学》《血管手术疑难病例解析》《血管外科腔内操作教程》等学术专著的编写工作。共同承担北京市科委揭榜挂帅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市局级课题3项.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兼副总干事、北京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一届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心肺血管健康分会委员、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Frontiers in Surgery编委,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青年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培育基金 2013.5.1-2015.5.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活化因子(VEGF-ATF)对下肢缺血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 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2016年1月-2017年12月

腔内血栓切除联合药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首发2020-2-1102   2020年1月-2023年12月

 

新型中小管径人工血管的研究  2023年度高端医疗器械揭榜挂帅项目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Z231100004823006 2023年4月1日-2026年4月31日

基于多模态血流动力学与近生理测评技术的新型腹主动脉移植物设计及性能评价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大兴创新联合基金  重点研究专题项目 L246033 2024年10月-2027年9月


参与课题:

减容联合药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Tosaka III型支架再狭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扬帆计划 2018年-2020年

复杂腹主动脉瘤综合治疗方案的多中心研究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8年-2021年

 “涡流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miR-126-3p/TGF-β信号通路加速胸主动脉瘤扩张的机制研究”,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 China (No. 820004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 82000429  2021.01-2023.12, 

  顺行与逆行入路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首发2022-2-2074 2022-01至2024-12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作为共同执笔专家撰写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共识一部。

1. Feng H, Chen X, Guo X, Zhang Z, Zhang Z, Liu B, Lian L. Comparis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of drug-eluting versus uncoated balloon angioplasty for femoropopliteal arterial occlusivedisease: a meta-analysis.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0 Aug 31;20(1):395. DOI: 10.1186/s12872-020-01667-y . PMID: 32867681; PMCID: PMC7457510.

2. Li W, Chen X, Feng H. Impact of COVID-19 o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Treatment. Ann Vasc Surg. 2020 Aug;67:6-7. doi: 10.1016/j.avsg.2020.05.045. Epub 2020 Jun 2. PMID: 32502682; PMCID: PMC7265821.

3. Li W, Chen X, Feng H.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afe implementation of vascular surgery during the pandemic period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J Vasc Surg. 2020 Jul;72(1):377-378. DOI: 10.1016/j.jvs.2020.04.466 PMID: 32334048; PMCID:PMC7175885.IF 4.86

4. Li W, Liu B, Feng H.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AngioJet-assist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nsplant Portal Vein Thrombosis: A Case Report. Ann Vasc Surg. 2022 Feb;79:443.e1-443.e6. PMID: 34655751 DOI: 10.1016/j.avsg.2021.08.019

5. Mingyuan Liu, Xiaobo Guo, Hai Feng. Percutaneous Mechanical Atherectomy Plus Thrombectomy Using the Rotarex®S Device Followed by a Drug-Coated Ballo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opopliteal Artery In-stent Restenosis: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ingle-Arm Efficacy Trial (PERMIT-ISR Trial) Front Surg. 2021 Sep 14;8:671849. PMID: 34595204 PMCID: PMC8477580  DOI: 10.3389/fsurg.2021.671849

6. Wenrui Li1, Saisai Cao2, Zhiwen Zhang1, Renming Zhu1, Xueming Chen1, Bin Liu1 and ,Hai Feng1* Outcome Comparison of Endovascular and Open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nt Surg. 2022 Mar 14;9:833464. DOI: 10.3389/fsurg.2022.833464

7.  Rotarex经皮机械血栓切除系统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后移植物闭塞的临床分析. 刘钊,冯海,陈学明,于宏志,朱仁明,高翔,张喆,刘彬.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49(11):752-756

8. XUEBIN WANG1 , WEI WANG1 , RUI ZHANG2 , BAITAO MA3 , LENG NI2 , HAI FENG1* and CHANGWEI LIU2  Melatonin attenuates high glucose‑induced endothelial cell pyroptosis by activating the Nrf2 pathway to inhibit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7: 71, 2023  ·  DOI: 10.3892/mmr.2023.12958

9. 机械吸栓联合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研究. 刘彬, 冯海,陈学明,李文睿,于宏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50(3):155-159

10.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腔内支架治疗效果分析. 连利珊,张喆,刘彬,冯海.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50(3):170-174

11. Wenrui Li, Saisai Cao, Bin Liu, Zhiwen Zhang, Zhao Liu, Hai Feng. Influence of the 4G/5G polymorphism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gene in acute unprovoked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residual vein thrombosis.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and Lymphatic Disorders 2023,11(4):748-753   ·  DOI: 10.1016/j.jvsv.2023.02.007

12.应用G-iliac髂动脉分支支架治疗髂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文睿,冯海,张志文,刘彬,于宏志,高翔,张喆,陈学明.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50(7):464-467

13. Hai Fenga, 1, Xuebin Wanga, 1, Mingyuan Liua, Bin Liua, Zhong Chenb, ⁎, Xueming Chen First-in-human Implantation of a 3D-printing Fully Bioresorbable Drug Eluting Stent for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Disease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 Brief Reports and Innovations

14. Bin Liu1,2,3,9, Li Zhang4,9, Wenrui Li1,2,3,9, Yun‑Xin Zhang5, WeiYin6, Xiaobo Guo1,2,3, Jie Zhang7, Yan Wang8, Xueming Chen1,2,3, Hai Feng 1,2,3* & Ming‑Yuan Liu 1,2,3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China: a multicentercross‑sectional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Oct 1;14(1):22788. doi: 10.1038/s41598-024-71247-z 

15. JIAN LU1, ZHENMIN FAN1*, XIA YE1, XIAOYAN DENG2, HAI FENG3*, MINGYUAN LIU3* Impact of lower limb movements on iliac vein stenting in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patients: insights from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cta of Bioengineering and Biomechanics 2024 Apr 15;26(1):23-35. doi: 10.37190/abb-02397-2024-04. 

16. Jiashen Shao a,1, Hai Feng b,1, Bin Liu b,1, Hai Meng a,1, Shili Ning c,1, Yingchi Yang c,2, Yun Yang c, Xuehu Xie a, Zihan Fan a, Zhiwu Zhang a, Nan Su a, Jinjun Li a, Qi Fei a,*  Successful retrieval of lower limbs artery bone cement embolization resulting from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 rare case report. Heliyon  2024 Dec 25;11(1):e41463.  doi: 10.1016/j.heliyon.2024.e41463. eCollection 2025 Jan 15.

17.王学斌,刘彬,张喆,于宏志,张志文,连利珊,高翔,冯海,陈学明. 腹主动脉腔内移植物感染单中心诊治及预后分析.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4,51(11)759-765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