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王娜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6 导师主页
王娜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助产与母婴健康,生育政策,分娩体验
na_wang_3@163.com

王娜,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层次引进海外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院级引进人才。师从格里菲斯大学助产学院院长Jenny Gamble教授、心理学家Debra Creedy教授和北京大学母婴健康专家陆虹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课题,合作单位包括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国际救助儿童会、芬兰CIMO教育基金,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近5年发表SCI期刊数十篇,其中以独立第1作者/独立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35+;担任《PloS one》《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Interdisciplinary Nursing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与实践》《助产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等教材5部。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基于未来叙事框架的非计划妊娠生育决策模型的构建与支持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30万元

2024-01

至2026-12

主持

2. 北京市海外人才项目(青年)

北京市政府

50万

2023-07至2025-07

主持

3. 肩难产分娩抢救虚拟现实培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数智护理基础临床协同研究专项课题

12万元

2023-06至2024-12

主持

4. TRACK框架下护理专业教师数字教学能力指标系统的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0.5万

2023-09至2024-12

主持

5. 首都医科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

首都医科大学

50万

2022-09至2027-09

主持

6. 发展及初步验证一项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心理支持方案,以改善中国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Developing and piloting a clinic-stress-and-coping program for Chinese women undergo abortion)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研究生种子基金 (Griffith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eed Research Fund)

4,500

(澳元)

2018-10

至2022-10

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5年代表性论著

1. Huang,J; Wang, N. Yuhui Fu; Rui Yang; Mingna Zhang; Li Guo;Jenny Gamble; Debra Creedy(2025); Effects of empathy on the perspectives of respectful and disrespectful maternity care among nursing and midwifery student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Nurse Education Today. (Q1, IF=3.6,独立通讯+共一)

2. Huang, J; Fu, L; Fu, Yu; Creedy, D. K.,; Gamble, J.; Zhen D.; Yao,J.; Li, J.; Wang, N. (2024). Exposure to disrespectful maternity care and perceptions of respectful maternity care among nursing and midwifery pre-registration students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Nursing Education in Practice. (Q1, IF=3.2,独立通讯)

3. Wang, N., Wang, M., Huang, J., Allen, J., Elder, E., Fu, L., Lu, H., Creedy, D. K., & Gamble, J. (2023). Effects of the STress-And-coping suppoRT (START)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on and coping of Chinese women seeking a first-trimester abor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Q1, IF=6.5,独立一作)

4. Wang, N.; Creedy, D.K.; Zhang, M.; Lu, H.; Elder, E.; Allen, J.; Guo, L.; Xiao, Q.; Gamble, J. Designing a Needs-Orien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an Abortion.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3, 20, x. (Q1, IF=4.6,独立一作)

5. Wang, N.; Lu, J.; Zhao, Y.; Wei, Y.; Gamble, J.; Creedy, D.K. The Use of a Brief Antenatal Lifestyl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o Reduce Preterm Birth: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Nutrients 2022, 14, 2799. (Q1, IF=6.7,独立一作)

6. Zhang, Q., Wang, N.*, Hu, Y., & Creedy, D. K. Prevalence of stress and depress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women seeking a first-trimester induced abortion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Reproductive Health. 2022, 19(64): 1-11.(Q1, IF=3.4,独立通讯+共一)

7. Wang, N., Zhu, X.*, Gamble, J., Elder, E., Allen, J., & Creedy, D. K. The STress-And-Coping suppoRT intervention for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abor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otoc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1), 6611. (Q1, IF=4.6,独立一作)

8. Wang, N.#*, Gamble, J., Allen, J., and Debra K. Creedy.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women accessing abortion services an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2020, 1 (24): 1-11(Q2, IF=2.2,独立通讯+独立一作)

9. Hu, Y., Lu, H., Huang, Q., Ren, L., Wang, N., Huang, J., ... & Cao, L. (2023).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perineal lacerations during childbir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32(13-14), 3248-3265.(Q1, IF=4.2,第五作者)

10. Song, D., Li, X., Yang, M., Wang, N., Zhao, Y., Diao, S., ... & Zhu, X. (2021). Fertility quality of life (FertiQoL) among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frozen embryo transfer. BMC Women's Health, 21(1), 177.(Q2, IF=2.5,第四作者)

11. 王娜, 杨敏, 蒋朝程, 黄雅琴, 陶临伟, 宋玉琴, 朱秀*.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卫生援助项目的经验与思考[J]. 医院管理论坛, 2022,39 (2):17-21。

12. 王娜, 陆虹*. 孕前或孕早期肥胖与妊娠的相互影响[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 29 (5),487-490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