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呼吸专科16年,擅长肺部结节诊断及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及慢阻肺的诊治。熟练掌握气管镜(常规活检,TBLB,EBUS-TBNA)及内科胸腔镜技术。2010.06-2024.10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2024.1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任科室主任。
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阐明气道上皮cGAS在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在权威SCI期刊Cell Death Disease发表研究成果。率先发现cGAS在哮喘发病中的关键作用,成果发表在免疫学权威期刊J Immnol,以Top reads推荐;以第一作者完成非典型哮喘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以第一或最后通讯作者在American Journal of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呼吸领域排名第一期刊,IF:25,中科院1区)、Cell DeathDisease(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IF:9.0,中科院1区)、Journal of Immunology(免疫学领域权威期刊)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以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1、探索重症细菌性肺炎的新型诊疗策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2023ZD0506202,2024-2028, 30万元,项目负责人
2、E3泛素连接酶TRIM33通过调控Th17细胞分化及IL-17表达介导重症哮喘发病的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2070025, 2021-2024, 55万元, 项目负责人
3、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0215, 2015-2018,75万元, 项目负责人
4、Cnb1/Nfatc3信号通路在IL-13介导哮喘气道MUC5AC合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1000008,2011-2013,20万元,项目负责人
(1) Zhangchu Jin; Zhehua Shao; Shiyi Yang; Anyi Guo; Yinling Han; Yinfang Wu; Yun Zhao;
Yanping Wu; Jiaxin Shen; Min Zhang; Xueqin Zhan; Wenqi Diao; Songmin Ying; Chao Zhang; Wen Li;
Huahao Shen; Zhihua Chen; Fugui Yan ; Airway epithelial cGAS inhibits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through CREB signaling, Cell Death and Disease(IF 8.1,中科院1区), 2023, 14(12):
844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 )
(2) Han yinglin; Chen lin; Liu huiwen; Jin zhangchu; Wu yinfang; Wu yanping; Li wen; Ying
songmin; Chen zhihua; Shen huahao; Yanfugui ; Airway epithelial cGAS is critical for induction of
experimental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Journal of Immunology(IF3.6 免疫学领域Top期刊), 2020,
204(6): 1437-1447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 )
(3) Fugui Yan; Li Wen; Guan Wei-jie; Chen Min; Qiu Chen; Tang Wei; Liu Xiansheng; Xiang
Xudong; Li Jing; Jin Meiling; Dai Yuanrong; Chen Ping; Wu Xiaohong; Qiu Zhongmin; Dong Liang;
Zhao Limin; Lin Xiaoping; Wu Changgui; Wu Bin; Yuan Yalian; Shi Fei; Zhang Ting; Zhou Jun; Xie
Min; Fang Xiaoyu; Zhang Hongliang; Xiao Bing; Xian Mo; Wang Jian; Qiu Zhangwei; Lin Jie; Ji
Bingbing; Zhou Yong; Li Yu; Liu Chunhong; Chen Yiping... ;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 with routine asthma treatment regimen: A 1-year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7.9,中科院1区), 2020,
10(5): e178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第一作者 )
(4) Fugui Yan; Yan Xiao; Mingkun Li; Hao Zhang; Rong Zhang; Hongwei Zhou; Huahao Shen;
Jianwei Wang; Wen Li; Lili Ren ; Metagenomic Analysis Identified Human Rhinovirus B91 Infection
in an Adult Suffered Severe Pneumoni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IF19.3,中科院1区】, 2017,
195(11): 1535-1536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第一作者 )
(5) Fugui Yan; Yinfang Wu; Huiwen Liu; Yanping Wu; Huahao Shen; Wen Li ; ATF3 is positively
involved in particulate matter-induced airway inflammation in vitro, Toxicology Letters(IF
2.9), 2018, 287(1): 113-121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第一作者 )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