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11 导师主页
蒋协远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四肢骨折及肘关节骨折诊疗研究
sunweitongpkujc@163.com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北京市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论文专著263篇,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将上述科研成果所产生的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到29个省市143家医院。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基于定量CT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精准治疗-北京市科技计划(202111-202511) 100.00万元

2:骨质疏松性骨折新型手术技术及器械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202112-202411) 300.00万元

3:基于软组织张力平衡和非确定骨性标记的机器人辅助肩肘关节置换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项目 (重点研究专题)(202112-202412) 98.00万元,本人可支配98.00万元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五年发表的重要论文

1: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双侧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3,8(2):118-121. 张玉富,谭杰,公茂琪,黄强,蒋协远*

2:改良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研究.国际外科学杂志.2023,50(3):165-170.陈辰,查晔军,花克涵,肖丹,孙伟桐,公茂琪,蒋协远*

3:改良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刊.2023,58(9):1004-1007.陈辰,肖丹,花克涵,孙伟桐,查晔军,公茂琪,蒋协远*

4:雪橇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MayoⅡA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25(5):387-392.张建宇,查晔军,陈辰,公茂琪;蒋协远* 核心期刊

5: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25(8):670-675. 李长润,李庭,孙志坚,米萌,肖鸿鹄,季尚蔚,姚东辰;段芳芳,蒋协远 核心期刊

6:警惕严重开放性骨折后隐质的骨折相关感染.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3,25(4):289-295. 滕星,杨胜松,王陶,公茂琪,蒋协远,黄雷* 核心期刊

7: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internal fixation configurations for low trans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 injury. 2023,54(2):362-369. Zha Y, Hua K, Huan Y, Chen C, Sun W, Ji S, Xiao D, Gong M, Jiang X*

SCI(IF=2.5)

8: Comparison of Robot-Assiste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s Versu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Calcaneal Fractures. Orthop Surg. 2023, 15(3):724-730. Wang J, Han W, Su Y, Wang J, Jiang X* SCI(IF=2.1)

9: Traumatic divergent 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in the adults. Int Orthop. 2023,47(3):847-859. Gong M, Wang H, Jiang X, Liu Y, Zhou J* SCI(IF=2.7)

10: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a 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 System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Ortho Surg. 2023, 15(3):878-887. Zhang T, Jia Z, Han W, Wang J, Li J, Gong M, Jiang X* SCI(IF =2.1)

11: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role of cell heterogeneity in the sex difference in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3, 14;1165890. Lu S, Chen X, Gong M, Chen S, Zhang J, Zhang X, Wu C, Cui A, Jiang X SCI(IF =5.2)

12: Risk of ozone exposure-induced fracture. Front Public Health. 2023,16 (11) :1153256. Lu S, Xu R, Gong M,

Zha Y, Li N, Chen J, Liu X, Jiang X* SCI(IF=5.2)

13: Discovery of novel serum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and predict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atients by 4D-label free protein omics. J Orthop Res. 2023,0:0. Li C, Pan H, Liu W, Jin G, Liu W, Liang C, Jiang X*.

SCI(IF =2.8)

14: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s in open elbow arthrolysis. injury.

2023,54(8):110713. Weitong Sun, Chen Chen, Xieyuan Jiang*, Kehan Hua, Yejun Zha, Maoqi Gong, Dan Xiao, Xian Zhao SCI(IF=2.5)

15: Convergent 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in adults: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jury. 2023,54(10):110932. Maoqi Gong, Hanzhou Wang, Xieyuan Jiang, Yang Liu, Junlin Zhou* SCI(IF=2.5)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