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院-郭强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10-11 导师主页
郭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医药学院
中药学
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研究
guoqiang@ccmu.edu.cn

郭强,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系统阐明了钩藤、苏木等中药的药效物质和作用靶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harmacol ResJ Nat ProdPhytochemisr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任务)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承担本科生课程《中药成分波谱解析》《中药学专业综合实验》,以及研究生课程《中药化学研究进展》的教学。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207078,以临床有效药物川芎嗪为探针探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2023-01至2025-12,30万元,在研,主持。

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52212,靶点驱动的地龙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体内药效物质群发现及分子机制研究,2025-01至2027-12,20万元,在研,主持。

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2310025017,临床有效药物川芎嗪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研究,2023-01至2025-12,15万元,在研,主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YFC1711000,中药的分子标识研究以及“中药智慧云”信息平台建设(子课题任务),2019-12至2021-12,46.22万元,结题,主持。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2019M650396,巴西苏木素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靶点鉴定及分子机制研究,2019-05至2021-05,8万元,结题,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Zhou X#, Zhang Z#, Liu C, Jiao S, Ge F, Ding Q, Shen Y, Guo Q*, Chai X*. Hendersines J–M: Isoquinoline alkaloids from 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 with cardiomyocyte protective and NO production inhibitory effects. Phytochemistry, 2025, 232: 114365.

2. 虞寅杰, 国欢, 樊青青, 任文硕, 吴霞, 郭强*, 陈筱清*. 参环毛蚓的化学成分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中药材, 2024, 47(10): 2505–2509.

3. Guo Q, Zhang YC, Wang W, Wang YQ, Liu Y, Yang Z, Zhao MM, Feng N, Wang YH, Zhang XW, Yang H, Liu TT, Shi LY, Shi XM, Liu D, Tu PF*, Zeng KW*. Deoxyhypusine hydroxylase as a novel pharmacologicaltarget for ischemic stroke via inducing a unique post-translational hypusination modificatio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22, 176: 106046.

4. Wan YJ#, Wang YH#Guo Q#, Jiang Y, Tu PF*, Zeng KW*. Protocatechualdehyde protects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reoxygenation-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 via inhibiting PERK/ATF6α/IRE1α pathway.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21, 891: 173723.

5. 郭强, 姚璐, 刘忠, 姚景春, 屠鹏飞, 曾克武*.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的首荟通便胶囊肠道直接作用靶点鉴定.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46(3): 505–510.

6. Guo Q, Si X, Shi Y, Yang H, Liu X, Liang H, Tu P, Zhang Q*. Glucoconjugated monoterpene indolealkaloids from Uncaria rhynchophyllaJournalof Natural Products, 2019, 82(12): 3288–3301.

7. Guo Q, Yang H, Liu X, Si X,Liang H, Tu P, Zhang Q*. New zwitterionic monoterpene indolealkaloids from Uncaria rhynchophyllaFitoterapia, 2018, 127: 47–55.

8. Guo Q, Bai R, Zhao B, Feng X, Zhao Y, Tu P*, Chai X*. An ethnopharmacological,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view of the genus Meconop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6, 44(3): 439–462.

9. Guo Q#, Bai RF#, Su GZ, Zhu ZX, Zeng KW, Tu PF*, Chai XY*.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and stems of Litsea cubeba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16, 18(1): 51–58.

10. Yu X#, Guo Q#, Su G, Yang A, Hu Z*, Qu C, Wan Z, Li R, Tu P*, Chai X*. Usnic acid derivatives with cytotoxic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from the Lichen Usnea longissima.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16, 79(5): 1373–1380.

11. Xia L#, Guo Q#, Tu P*, Chai X*. The genus Casearia: a phytochemical andpharmacological overview. Phytochemistry Reviews, 2015, 14: 99–135.

12. Guo Q, Zeng K, Gao X, Zhu Z, Zhang S, Chai X*, Tu P*. Chemical constituents with NO production inhibitory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from Litsea cubeba.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5, 69(1): 94–99.

13. Zhou Y#, Guo Q#, Jiang Y, Tu P*.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Polygala wattersii Hance.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4, 23(10): 723–730.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