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熊革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20 导师主页
熊革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外科学
手部骨与关节损伤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天性手部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熊革,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一级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美国手外科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 ASSH)和美国手外科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and Surgery, AAHS)的国际会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北学组委员,现为国家自然基金函审专家,美国Hand杂志,欧洲手外科杂志(Journal of Hand Surgery-Eur), 亚太手外科杂志 (Journal of Hand Surgery-AP)和Journal of Hand and Microsurgery杂志审稿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曾由卫生部和教育部公派赴日本名古屋大学病院手外科和美国Mayo Clinic手外科访问学习。并多次赴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曾获亚太手外科协会的“青年学者奖学金”(Junior traveling scholarship)。

    目前重点开展手部骨、关节(尤其是腕关节)疾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以及先天性手部畸形和各种手部疑难疾病的诊治,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7篇。主编《腕关节疾病检查图解》,主译《手与腕关节微创手术图谱》,参编《手外科学》等专著4部。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腕关节骨内、外动脉分布研究及数字化腕关节模型的建立(7222087),北京自然科学基金(2022-2024)

2. 术中在线定位高精度自动化腕骨骨折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51675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2020)

3. 腕骨微创治疗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样机研制(Z161100001516012)北京市科委(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培育)(2016-2019)

4. 先天性并指畸形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研究 (2010-7112063)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

5. Kienbock病发病机制的显微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2010-2012) 

6. 胚胎中枢神经组织不同组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市启动)项目(2007-2009)      

7. 腕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腕骨间韧带损伤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3-2006)

8. 巨噬细胞反应在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中的作用研究,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02-2005)

9. 应用神经示踪剂分析神经轴浆流的实验研究,北京市卫生局留学回国人员科学研究专项经费(2002-2005)

10. 免疫抑制剂加速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12015)(2001-2004)

11. 周围神经侧支再生机制的形态学研究,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基金(2000-2002)

12. 组织工程学方法构建外周神经节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000534)( 2000-2005)     

13. 交感神经在痉挛性脑瘫肌痉挛形成中的作用及治疗意义,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1999-2001)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5年第一作者文章

1.     Ge Xiong, Yong-Bin Gao , Wei Zheng , Chun-Lin Zhang , Kun Liu , Zi-Run Xiao. Treatment of mallet fractures with a transverse two-hole mini plate. Chin Med J (Engl), 2019; 132(22): 2757-9. 

2.     Xiong G. The vascular anatomy of the scaphoid: vascular illustr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J Hand Surg Am, 2020, 45(8): e7. 

3.     Xiong G, Liu B, Ding Y. Histopathology findings of the lunate in stage Ⅲ Kienböck’s disease. J Hand Surg Asian Pac Vol, 2021, 26(3):333-338.

4.     熊革. 腱鞘囊肿的是是非非. 大众医学. 2021, 4: 26-27.

5.     Xiong G, Gao YB, Zhu J, Guo W, Sun J. Congenital flexion deformity of the ulnar digits and its differentiation from ischemic contracture. J Hand Surg (Am), 2022, 47(6): 579.e1-e9. 

6.     Xiong G. Re: Massin et a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orsal percutaneous approach for non-displaced hook of hamate fracture: an anatomical study. J Hand Surg Eur. 2022, 47(4): 424. 

7.     Xiong G. Re: Rothenfluh E, Murset A, Vogelin E.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pisiform bone in a child. J Hand Surg Eur. 2023, 48(3): 366-7.

8.     Xiong G. New evidence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metacarpal joint locking of the thumb. J Hand Surg Eur. 2023,48(7): 669-671.

9.     Xiong G, Zheng W, Zhu J. Clinical featur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oximal carpal fracture dislocation through the radiocarpal joint. J Hand Surg AP. 2023, Epub ahead of print.

10.   Xiong G. Re: Kamrani RS, Najafi E, Azizi H, Banihashemian M, Saremi H, Farhoud AR. Arthroscopic lunate fossa resection arthroplasty for Kienböck’s disease. J Hand Surg Eur. 2023, Epub ahead of print.

近5年通讯作者论文

1.     Zirun Xiao, Ge Xiong, Weiguang Zhang. New Findings about the Intrascaphoid Arterial System. J Hand Surg Eur. 2018, 43(10): 1059-1065.

2.     崔浩杰,熊革,张春林,肖滋润. 上臂及胸壁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 32(6): 703-706.

3.     陈亚伟,熊革. 自体槽状植骨结合钛板固定治疗舟骨骨折术后不愈合. 中华创伤杂志. 2018, 34(7): 605-607. 

4.     Zirun Xiao, Ge Xiong.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for Scaphoid Fracture.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2018, 38(6): 944-947. 

5.     Zirun Xiao, Ge Xiong, Weiguang Zhang. Features of intra-hamate vascularity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ship with avascular risk of hamate fracture. Chin Med J (Engl), 2019, 132(21): 2572-80. 

6.     Wei Zheng, Ge Xiong. Chronic tumour-like proliferative synovitis of the wrist: a case report. J Hand Surg Eur. 2019, 44(8):863-864. 

7.     郜永斌, 熊革, 戴鲁飞, 刘坤. 拇指掌指关节绞锁18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3): 292-296.

8.     谢山洪, 熊革, 郑炜, 郜永斌,朱槿, 张春林,戴鲁飞.半钩骨移植结合伸肌腱松解治疗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20, 15(5): 355-358.

9.     沈明杰, 熊革. 腕肌腱解剖变异之桡侧腕短屈肌一例.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 6(4): 241-242.

10.   冯巍, 熊革. 腕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型与治疗体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 35(11):1411-1416.

11.   Lufei Dai, Ge Xiong. Transscaphoid lunate dislocation through the radiocarpal joint with intact palmar lunotriquetral ligament: a case report. J Hand Surg Eur, 2022, 47(3): 322-4. 

12.   丁州, 熊革. 甲下球血管肌瘤一例.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 8(2): 122-3.

13.   成贝贝,熊革. 尺侧腕伸肌腱副腱变异一例报道.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 8(3): 27-8.

14.   Qiao Wang, Mei Shuai, Ge Xiong. A cadaveric feasibility study of an automatic multi-dof surgical robot for percutaneous scaphoid guide pin insertion. J Hand Surg AP. 2023, 28(4): 1-6.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