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斌炜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5 导师主页
段斌炜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外科学(普外)
肝癌复发及耐药机制研究、肝移植免疫重建
bw_duan317@ccmu.edu.cn

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肝胆外科和肝移植工作近20年,熟练掌握原发性肝癌、胆管癌、胰腺肿瘤、肝转移癌、肝血管瘤、FNH、肝腺瘤以及肝胆管结石、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疾病的综合诊治。擅长肝胆系统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下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尾状叶切除、联合肝段切除、联合左右半肝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肝(ALPPS)、胰十二指肠切除、保脾胰体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等复杂手术,利用ICG荧光导航技术开展肝V、VI、VII、VIII段的精准解剖性肝切除,同时开展中晚期肝癌的降期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等,累计完成各类肝胆手术和肝移植千余例。

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作为导师和副导师培养硕士及博士1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的免疫微环境、靶免治疗耐药机制研究、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肝移植治疗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北京佑安医院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10余项,发表SCI文章30余篇。参与多项临床指南撰写以及参编《现代肝胆病学》等专著,曾获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1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社会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腔镜内镜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原发性肝癌外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丰台区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北京市医管局中青年人才培育计划(PX2016012),《乙肝疫苗联合抗PD-L1抗体清除小鼠体内乙肝病毒ccc DNA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课题负责人。2015.7-2019.6,5万元

2、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81100001718143),课题名称《建立肝移植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手术时机的预测评分系统》,课题负责人。2018.6.1-2021.8.31,课题经费24万

3、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原发性肝癌专项研究基金项目(BQE-QZHX-10),仑伐替尼联合 PD-1 抑制剂对进展期肝癌降期治疗后实施肝移植的单臂、开放、探索性临床研究,5万元,2022.7-2023.12,课题负责人。

4、 北京市自然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L222067),新型CD3+CD19+细胞亚群在肝移植受体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应答中的关键作用,29.3万元,2023.1-2025.12,课题负责人。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原学与防疫技术体系研究”重点专项:重大传染病重症患者继发感染多维度监测与预警系统(课题编号:2023YFC2308800),子课题“重症传染病免疫缺陷人群合并感染病原谱系及免疫机制研究”课题(任务级),20.0万元,2024.1-2026.12

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肿瘤相关移植后慢性免疫抑制人群重症感染系统评估与支持治疗策略研究(2023ZD0502400),子课题-重症感染高危因素甄别及多模态预测模型构建(2023ZD0502402)10万元,2024.8-2028.7

7、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24-2-1153),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的免疫原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40.0万元,2024.1-2026.12,第二完成人

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222096),LncSHRG通过TGF-ß/SAMD调控EMT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2022.1-2025.12,第二完成人,20万。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0590),课题名称:《抗乙肝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基因转导T细胞清除肝外组织HBV微量病毒库的研究》,第三完成人。课题经费55万,2017.1-2020.12

10、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1-2018-03),《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的临床研究 》,主要完成人。

11、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4-2-2182),《改良Hassab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第二完成人。

12、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ZYLX202124),重点培育计划-肝脏外科,参与,课题经费200万, 2021.1-2023.12。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SCI文章

1.Duan BW, Tian LT, Lu SC et al.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stopping HBIG and/or nucleotide analogue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administered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to prevent HBV reinfection. J Viral Hepat.2019 Jul;26 Suppl 1:85-89. 

2.Duan BWLu SCLai WLiu XELiu Y. The detection of (total and ccc) HBV DNA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hepatitis B vaccine against HBV reinfection. Hum Vaccin Immunother. 2015 Oct 3;11(10):2490-4.

3.Duan BWLu SCWu JSGuo QLZeng DBJiang TKong DGDing J.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 score does not predict outcomes of hepatitis B-induc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 Transplant Proc. 2014 Dec;46(10):3502-6.

4.Duan BWLu SCWang MLLiu JNChi PLai WWu JSGuo QLLin DDLiu YZeng DBLi CYMeng QHDing HGChen XYLiao HYMa LQChen YZhang JXiang HPDuan ZPLi N.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patients with high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 score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of 100 consecutive cases. J Surg Res. 2013 Aug;183(2):936-43. 

5.Duan B, Zhang G, Wang W, Yin J,Liu M, Zhang J, Chen D, Ouyang Y and Li G (2022) Immunogenicity profiling and distinct immune response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vaccinated with SARS-CoV-2 inactivated vaccines. Front Immunol. 2022 Sep 14;13:954177. 

6.Gongming Zhang , Binwei Duan , Guangming Li. mTORi-based immunosuppression reduces HCC recurrence at the expense of increased adverse side eff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Transplant. 2022 Sep 19;e14823. doi: 10.1111/ctr.14823.

7.Jingwei Wei1, Meng Niu, Ouyang Yabo, Yu Zhou1, Xiaoke Ma, Xue Yang, Hanyu Jiang, Hui Hui1, Hongyi Cao, Binwei Duan,Hongjun Li,Dawei Ding12, Jie Tian.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drive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mics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LIVER,2022 Mar 1(1):49-54.

8.Wu Y, Xu M, Duan B, Li G, Chen Y.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clinical course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3 Feb 13. doi: 10.1080/17474124.2023.2180630. Epub ahead of print.

9.Qing-Liang Guo, Bin-Wei Duan, Shi-Chun Lu, Ning Li.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tis B-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patients. Int J Clin Exp Med 2017;10(2):2882-2889.

10.Tao Jiang, Chuanyun Li, Binwei Duan, Yuan Liu, Lu Wang, Shichun Lu. Risk factors for and management of 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 follow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Ann Hepatol. 2016 Feb;15(1):41-6.

11.Wu Y, Xu M, Duan B, Li G, Chen Y.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clinical course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3 Mar;17(3):251-262.

科研奖励

1.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排名第五

2.2017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 排名第五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