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袁春旺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5 导师主页
袁春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放射影像学
介入放射学,多影像、多模态引导肿瘤微创治疗,肿瘤靶向、免疫治疗及机制探讨,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
18612778605@163.com

一、主要学习经历:

1.1995-2000,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专业,学士学位

2.2008-2010,首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3.2015-2019,首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二、主要工作经历

1.2000-200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2.2010-201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介入诊疗中心,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3.2020.11-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4.2022.8-2023.8,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挂职);

5.2023.11-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介入诊疗中心,副主任;

6.2025.1-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介入诊疗中心,党支部书记;

三、社会兼职

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医学影像及介入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专委会委员(磁共振介入学组);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介入医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师学会介入专科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北京肿瘤学会介入专委会常委,北京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委员;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儿童用药技术评审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影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影像分会介入学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组长;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委会常委、肝癌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磁共振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肺癌/肺小结节专委会常委;中国介入创新联盟MR介入诊疗创新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结合介入分会北京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委会常委、消融专委会委员;CSCO放射介入治疗专委会委员,亚洲冷冻学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委会委员,医学动物实验专委会常委;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肿瘤免疫治疗学分会委员;《Hepatology中文版》、《当代介入医学电子杂志》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肝癌电子杂志》通讯编委;《Theranostics》、《Cell proliferation》 《Frontiers in Oncology》、《OncoTargets and Therapy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审稿专家;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主持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自主创新课题(52万元)-预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影像组学研究(首发2018-2-2182);-2018;

2.主持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课题(26万元)-预测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后中远期疗效的影像组学研究(Z181100001718070 );-2018;

3.以课题骨干参与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人机融合智能会诊关键技术及其在肝脏疾病诊疗中的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21ZD0113200),经费30万元;

4.牵头多项横向课题及国家级、区域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一、专著

1.2011年,主编《CT引导肝肿瘤消融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08)

2.2013年,主编《影像引导肿瘤消融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

3.2021年,副主编《肿瘤消融治疗规范化培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2)

4.2022年,主编《佑安医生说肝癌》,中国人口出版社(2022-07)

二、论文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SCI论文11篇,累计影响因子70余分

(1) ChunWang Yuan, ZhenChang Wang, Kai Liu, DongJie Liu.Incomplet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D133+ cancer stem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epG2 via inducing SOX9 expression.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8) 17: 416-422.SCI, IF: 3.3

(2)Chunwang Yuan #, Zhenchang Wang *, Dongsheng Gu #, Jie Tian *, Peng Zhao, Jingwei Wei, Xiaozheng Yang, Xiaohan Hao, DI Dong, Ning He, Yu Sun, wenfeng Gao, Jiliang Feng. Prediction Early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ligible for Curative Ablation Using a Radiomics Nomogram. Cancer Imaging.2019, 26;19(1):21.SCI, IF: 4.9

(3)Chunwang Yuan#, Zhuhui Yuan, Xiongwei Cui, Wenfeng Gao, Peng Zhao, Ning He,Shichang Cui, Yang Wang, Yonghong Zhang, Wei Li, Jiasheng Zheng. Efficacy of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Can Res Ther 2019;15:784-92.SCI, IF: 1.3

(4)Fang Ma,Chun-Wang Yuan#,Jian-Ni Liu,Jian-Hua Cao,Da-Yong Wu. Colorimetric Immunosensor Based on Au@gC3N4Doped Spongelike 3D Network Cellulose Hydrogels for Detecting αFetoprotei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11,19902-19912.IF=9.5

(5)Lijun Pang,Lin Xu,Chunwang Yuan#,Xiuhui Li,Xiangying Zhang,Wenjing Wang,Xianghua Guo,Yabo Ouyang,Luxin Qiao,Zhenchang Wang,Kai Liu.Activation of EGFR-KLF4 positive feedback loop results in acquired resistance to sorafenib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2019,58:2118-2126.IF=4.6

(6)Liu D,Liu M,Wang W,Pang L,Wang Z,Yuan CLiu K. Overexpression of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mitochondrion-associated 1 (AIFM1) induces apoptosis by promo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caspase3 and DRAM in hepatoma 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8,498(3):453-457.IF: 3.1

(7)Fang Ma, ChunWang Yuan#, XiaoXue Ren,ChangJiang You,JianHua Cao,DaYong Wu.5,10,15,20-Tetrakis (4-carboxyphenyl) porphin-conjugated poly(llactic) acid/polyethylene oxide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018) :267-273,IF: 4.3

(8)Chunwang Yuan#, Lijun Pang, Wenjing Wang, Yabo Ouyang, Xianghua Guo, and Kai Liu.POU2F2-IL-31 Autoregulatory Circuit Converts Hepatocytes into the Origin Cell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dv. Sci. 2021, 2004683,IF: 17.521

(9)Zhong H, Yuan C#, He J, Yu Y, Jin Y, Huang Y, Zhao R. Engineering Peptide-Functionalized Biomimetic Nanointerfaces for Synergetic Captur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an EpCAM-Independent Manner. Anal Chem. 2021 Jul 20;93(28):9778-9787. IF:8.008

(10)Sun Y, Zhang H, Long J, Zhang Y, Zheng J, Yuan C. Percutaneous thermal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itis C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fficacy and survival. Front Oncol. 2022,12:978614;IF:4.7

(11)Wei J, Ji Q, Gao Y, Yang X, Guo D, Gu D, Yuan C, Tian J, Ding D. A multi-scale, multi-region and attention mechanism-based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for prediction of grading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d Phys. 2023,50(4):2290-2302. IF:3.8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院长。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即临床医学院)组成。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医药学院、顺义校区、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发展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国际教学部;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22575人。有院士4人,正高职称700余人,副高职称1800余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四年制专业中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和康复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设有儿科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和医学检验5个专业方向;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设有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和听力学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眼科验光、实验动物技术、中医学、中药制剂、医学信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药经营贸易和中医学美容专业方向15个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现已成为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和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位于全国先进医学院校行列的高等学府。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建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 近十年中,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